当前位置: 首页> 问答中心> 亲戚70岁,每隔两三个月来我家住一个星期,这样正常吗?> 正文

亲戚70岁,每隔两三个月来我家住一个星期,这样正常吗?

这是否正常可能取决于很多因素呢,比如你们之间的关系、亲戚的住宿需求以及你的个人感受等等????如果你们关系亲密,而且你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那么这样的
  • 2024-03-08
  • 115
这为长辈是母亲的娘家人,他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另一个城市,他女儿家在我们这个城市,距离我家5分钟距离,但是他从不去女儿家住(他们没有矛盾) 我们家是四房,8口人住。他女儿家是三房一家四口住。一直想不明白,但是不敢问是什么原因,怕他说我们嫌弃他。 但是不方便真的有,现在顾虑的是他老人家会越来越老,怕在我家出现点问题我们家承担不起,也担心以后都是这样做为常态,什么都是我们家来负责他。 这位长辈是住乡下的,来我们家是想感受一下城市的美好生活。

我三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我家住上几天,尤其是冬天,到了供暖季节,三舅有时会在我家住上十天半月的。我母亲嘱咐我一定要好酒好菜招待三舅,她说我们家欠三舅的多着呢!

三舅今年71岁,比我母亲小五岁,是母亲的弟弟。

三舅身体硬朗,偏瘦一点,已经长出了长寿眉。

三舅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他的生活习惯和说话做事的方式,很接近于城里人,用邻居们对他的评价就是文文绉绉的。

三舅家有一儿一女,一个是我的表姐,一个是我的表弟。

表姐和表弟读书用功,表姐中专毕业后分配进了我们县城的事业单位上班。

表弟考的医学院,进了我们的县医院,是一名外科大夫。

两个孩子都学业有成,让三舅和三妗子脸上有光,在村里很受待见。

尤其是我表弟在县医院上班,村里人只要有想去县城看病的,热心肠的三舅就会自告奋勇地说:“你去县医院找曙光就是,就说我让去的。”

曙光是我表弟的小名。

表弟一看乡亲们来了,他即使再忙也是笑脸相迎,不是他科室的病人,他也赶紧打电话联系同事,说一个亲戚来看病,请帮忙给看得仔细一点。

同事都戏谑地说村里人都是表弟的亲戚。

农村人知恩图报,表弟帮了他们的忙,他们无以为报,就经常把菜园里的青菜或者花生之类的送给三舅家。

三舅家吃不了这些东西,就经常来县城送给我们,他总是装好两包青菜,一份给表姐家,一份给我家。

周末三舅来县城的时候,都会在我家吃饭,因为表姐的丈夫在外地工作,表姐留他吃饭的时候,他就会说去你表妹家吃吧。

三舅喜欢喝杯小酒,在我家吃饭我老公可以陪他喝酒。

只要三舅来,我就会做油泼鱼,他特别爱吃我做的油泼鱼,鲜嫩,入味。

两杯酒下肚,三舅的话就多了,他识字,看书不少,家长里短,谈古论今。

我老公说三舅的文化水平不亚如城里的退休干部!

后来,表姐的丈夫把她调走了,去了南方那个城市,他们终于结束了多年两地分居的生活。

几年后,表弟也考去了表姐那个城市的医院,他也不在县城了。

三舅和三舅妈有时候会去那个城市帮着儿女家带孩子,三舅妈能待住,但是三舅觉得还是村里好。

含饴弄孙虽然幸福,不过三舅觉得在大城市里车多人多,喘口气也不如农村通透。

让他天天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就像把他关进了笼子里一样难受。

三舅打点行装,就回来了。我母亲知道后,就打电话告诉他,一个人在家,闷了就串门散散心。

三舅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四轮的小电车,他买上点东西就去了我老家。我母亲就赶紧生火做饭,让三舅吃完饭再走。

表姐和表弟都不在县城了,但三舅还是喜欢来城里转转,他的家离县城不到十里路,他说哪个地方有根电线杆子他都知道,他熟悉小城里的一切。

三舅很会体谅人,平时我们上班的时候他从来不打扰我们,他来的时候都是星期五的下午或者周末。

吃完饭,三舅就会和老公到楼下去转圈散步,三舅和那些邻居们热情地打招呼。

周末我老公有时候去值班,三舅就跟着去他单位,在办公室里,三舅盘着腿看报纸。

三舅手里不缺钱,年轻时他一直做小生意 ,炸过玉米花,卖过猪肉,还开过早餐部,前些年,允许农村人买养老保险, 他花了三万块钱买上了养老保险,现在一个月能领一千五百来块钱。

再加上表姐和表弟经常给他寄钱,三舅手里比较宽裕。

在我家住的时候,三舅有时就会说他请客,让我们跟着他出去吃饭。

儿子一听舅姥爷要请客,就非常高兴地说:“舅姥爷,我喜欢吃辣子鸡,我得点个辣子鸡吃。”

三舅就笑呵呵地说:“想吃什么咱就点什么,舅姥爷不差钱!”

吃完饭,老公早就悄悄地结账了,我们肯定不会让三舅花钱的。

每到冬天的时候,我们这里集体供暖,三舅在我家一住就是十天八天的。

我母亲就嘱咐我,一定要对三舅笑脸相迎。

她说:“那些年咱们家里日子紧巴,多亏了你三舅经常帮衬咱们。”

“我记得多年前,由于干旱咱们家里收成不好,眼瞅着一家老小都得挨饿,你三舅没有让你姥娘知道,他偷偷地背了一袋子大米送到了咱们家。”

“青黄不接的时候,多亏了你三舅送来的一袋大米,咱们全家人才没有挨饿。”

“还有一回,你和你姐姐都需要交学费,但是,家里实在没有钱了,我去赶集卖几个鸡蛋,打算给你们凑学费,正好遇到了你三舅,你三舅二话不说,把兜里一百多块钱全部给了我,毛票都塞到了我手里。”

“你姥娘去世前,我们兄弟姊妹几个轮流值班照顾,咱们家有农活走不开的时候,你三舅就主动替我照顾你姥娘。”

“你三舅对咱们家的恩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一直觉得咱们欠他的情分太多了。”

“现在你三妗子不在家,你三舅没有人照顾,他只要去你家的时候,你就好酒好菜地招待他,他是我的娘家人,也是你的亲人啊!”

其实,不用母亲这样如数家珍地诉说三舅对我们的好,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只要去三舅家玩,他都会在我的口袋里塞上三块五块的钱,让我买支笔买个练习本。

多年前一块钱就能买很多东西。

那天,我陪着三舅在聊天的时候,又说起了小时候他给我钱的事。

三舅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我早就忘了,现在轮到我来麻烦你们了。”

“我经常来你们家,有吃的有喝的,你们都对我太好了!”

“你表姐和表弟打电话的时候,我经常对他们说,我可是沾了你这个外甥女的光了,儿女不在眼前,多亏了经常来你们家,让我觉得不孤单了!”

三舅在我们家住的时候,每天早晨我五点钟准时起床,我冲好一碗鸡蛋茶,放进去几滴香油,一勺蜂蜜,三舅起床洗漱后,就能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茶了。

三舅喝着鸡蛋茶,说:“外甥女 ,你姥娘活着的时候,只要我回老家她就给我冲鸡蛋茶,她知道我从就喜欢吃鸡蛋。”

“现在我70多岁了,去你母亲家,一进门你母亲就忙乎着给我冲鸡蛋茶。”

“现在,住在你们家,你也是给我冲鸡蛋茶,亲人就是亲人啊!”

三舅,只要你喜欢喝鸡蛋茶,我会一直给您冲鸡蛋茶,因为您是我的亲人!

写在最后:

三舅每隔一段时间就来我家住上几天,他已经习惯了,我们也习惯了!

亲戚之间如果不走动,那还有亲情吗?

当年,我们家贫困的时候,三舅无私地帮助了我们,现在是我们报恩的时候了,他一个人生活在家里,不缺吃不缺穿,但是,很孤独,他来我们家享受了天伦之乐。

亲人之间,血浓于水,我们要好好珍惜亲人之间的情分。

我有个舅爷,是我父亲的舅舅,隔个仨俩月,就来我家住个三天五日的,那会儿我特别不能理解这个舅爷的行为,一个农村老人,时不常跑外甥家叨扰,着实让人心生嫌弃!

我中专毕业那年,国家还包分配,正好我老家新建了个大型化工企业,是远近闻名的国企,国家扶持效益不错。我爸觉得我爷爷七十多岁了,身边得有个人照顾了,加上老家新建的化工企业也很有前景,就下决心把工作调了回来,刚毕业的我也随之在化工企业上了班。

我们在老家的化工企业上班后,企业待遇很优厚,给当时已经是工程师的我爸直接分了套福利房。当时我两个姐都在省城工作,我和父母住在这套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小是小了点,但觉得很温馨。

唯一让我感觉不舒服的,是我爸逢年过节都记得去孝顺的我舅爷,隔几个月就会来我家小住几天,而且每次来我爸妈都对他恭恭敬敬孝顺有余。

我妈知道我有洁癖,我舅爷来了都是专门的铺盖,不会用我的,可我还是满心的嫌弃。我舅爷一辈子抽旱烟,我爸专门给他买的大前门卷烟他动也不动,天天在屋里“滋儿滋儿”的抽大烟袋,抽完就咔咔咔的咳嗽。每次他走了好几天,屋里的旱烟味都散不净,别提多膈应人了。

后来我爷爷住的那个老旧院子太破了,刮风进土下雨漏水,实在是不能住了,我爸妈就在我们上班附近村里买了三分地皮,想盖一串小院子,接我爷爷来养老。

自打买了这三分地,我舅爷来我家的频率明显多了,隔三差五就跑来住几天。要说我舅爷也七十挂零了,那身子板还真挺壮的,反倒是我爸天天腰疼腿困的,真不如我舅爷硬实。

新房快上梁的时候,我爷爷突然中风偏瘫了。这段时间家里盖房子忙,有一阵子没去看我爷爷,我爸妈只是想着快点把房子盖好,好把我爷爷接到新房住,没成想我爷爷先病倒了。

我爷爷在医院不能自理,我爸腰又不能出大力,他们就想把家里新房停工,先去医院照顾我爷爷。我舅爷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哪有盖半拉房子停工的。你俩口子去医院照顾病人,我在工地盖房子,这样咱两头不误事。

我爸妈在医院护理我爷爷,我舅爷在工地陪着包工队继续盖房子,我则负责给我舅爷送饭。我舅爷在工地白天忙一天,晚上还得睡在简易的篷子里,透过帆布篷子的破洞,就能看见天上的星星,我心里忽然有些不落忍!

自打盖完新房一年多了,我舅爷再也没来我家住过,我甚至有些想念我舅爷那有些辣眼睛的烟草味,还有抽完烟咔咔咔的咳嗽声。我重情重义的舅爷,你在省城还好么?得空我陪我爸去看你啊!

题主问:请问亲戚70岁,每隔两三个月来我家住一个星期,正常吗?

我舅爷真的是这样啊,那段时间总来我家住,还抽烟咳嗽让人嫌弃,后来我才慢慢懂得,我舅爷经常来我家,本是缘于亲情。我也从这件事,体会到了我舅爷的有情有义和我爸的知恩图报。

茫茫人海,遇到就是缘,能沾亲带故成为一家人,那得修炼多少年?所以能来咱家住,就有住的情份,愿天下人都能珍惜缘份珍惜亲情,愿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是爱![比个心][比个心]

我有一个表哥,他在大城市退休了,退休后每年都要到我表妹、也就是他的亲妹妹家住一个夏天。

他妹妹是农村人,表哥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但他父母去世后,老家就没有亲人了。他愿意过农村的生活,退休后就开始到妹妹家去住了。

第一年来的时候,表妹和表妹夫对他非常热情,把家里最好的房子让他住,也让他吃他们认为最好吃的东西。

表妹的孩子们给他们两口子买的奶粉和一些小零食,表妹和妹夫也不舍得吃了,全部都给了哥哥,

可能是表哥感觉农村妹妹家生活太好了,当年冬天回去以后,只在城市过了一个冬天,第二年过了五一,他就又来了。

表妹有三个孩子,一儿两女。三个孩子工作都不错,也都很孝顺,每年三个孩子都给表妹两口子生活费,回家时还要买很多东西。

知道舅舅又来了,表妹儿媳妇非常不高兴,对她丈夫说,咱们养你父母是应该的,养你舅舅不应该吧?

她儿子把媳妇的话对表妹说了,表妹说:他愿意来,我不能赶他走吧?你们不用管了,也不要多给我们钱,我们对付过去就行了。

表妹这么说,但是表妹夫不高兴啊。家里长期住着大舅哥,他心里是非常不愿意的。他感觉这个大舅哥太小气了,天天像贵宾一样让他们伺候着。他来的时候连一颗糖果都没有带来过,就这样一住就是半年多,天天好吃好喝,还要让摆出大舅哥的派头来,表妹夫心里太憋屈了。

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表妹夫经常在家里摔摔打打,但他不管怎么做,我表哥就和没有看到一样。

表妹把这个情况对我说过,我说要不要我来给他说一说,让他回自己家去,以后不要再来了?

但表妹说,你可千万不要说,你说还不如我们说,都会让他不高兴,他还会认为我们在向别人说他坏话。随便他吧,以后我们吃什么,他也吃什么,我再也不迁就他就是了。

就这样,表哥每年都要回表妹家住半年多时间,基本上都是五一前后来,十一月份城市供暖开始前回去。因为他受不了农村煤火取暖的味道。

就这样过了有十来年吧?表妹夫因为心里憋着气,长期心情不好,突然中风半身不遂了。在表妹夫住院期间,表哥虽然也帮了一点忙,但他不会做饭,表妹一边照顾丈夫,还要牵挂他这个哥哥。

当时表妹的三个孩子都回去了,他们知道父亲的病是因为舅舅引起的,都没有给舅舅好脸色,但表哥好像没有看到,继续住着不走。

表妹夫出院以后,可能有点痴呆了,他开始不管不顾,经常用手指指着表哥发出“嗯--!嗯--!”的声音,外人一看就明白是讨厌他,但表哥毫无反应,继续赖着不走。依旧住到了冬天。

后来听亲戚们说,表哥的两个儿子日子过得都不好,表哥的退休金都接济了两个儿子了。他每年都到妹妹家蹭吃蹭喝,省下钱帮助自己的儿子。

他认为妹妹的孩子们收入比较高,想让人家帮助他一点。但表妹的孩子们并不是他想的那么富裕,人家也是省吃俭用的过日子的,对他的做法意见很大。

表妹的三个孩子们商量,如果明年舅舅再来,就要想办法让他走了,家里有病人,他来了太麻烦了。加上表妹夫对他反感,看到他还会加重病情。

没想到第二年春天,他们的舅妈突然中风了,舅舅没有来,被他老伴绊住了。他只能留在城市照顾老伴了。

我表哥这样做,我们家全部亲戚都说他太不懂事了。但因为表妹顾面子,没有人当面说过他。

你家亲戚每隔三个月去你家住一个星期,也是非常不懂事的表现。我认为,既然你们都不欢迎他,就直接告诉他不要再来了,我们不欢迎。

如果不这样做,万一你家也发生我表妹家的情况,后悔就来不及了。

母亲娘家的一位堂哥说等他老了,挣够一百万元钱时,他就到我的老家去养老,钓钓鱼,养两三只鸡,养一些花花草草,再种上一些蔬菜。

母亲的这位堂哥今年60多岁了,我叫他堂舅。几十年前,堂舅做了上门女婿,现在在城市外的郊区生活。

堂舅家里修了两栋自建楼房和几百平米的小厂房,每年房屋租金收入10w+。

我老家房子垮了,我打算回家修两间房子把房屋地基保住,过几年不想上班了,偶尔回家去住住。

堂舅无意间从我母亲口中得知消息时,堂舅来到我家告诉我说,叫我修房子时多修一间,留一间屋子给他住,过几年他满70岁了,存够一百万元钱了,想去我的老家养老。我老家清净,现在条件也好了,交通也方便,最关键的是三面靠河,河边上可以钓鱼,空气环境也挺不错的。以后每年都去我家住上大半年以上或是长期居住,等他存够一百万元后,他就把整个家交给儿子儿媳妇管理了。

听堂舅说了后,我说: 你辛辛苦苦一辈子挣那么大一笔家业,你自己应该守住才对,辛苦一辈子,老了你应该跟着儿子儿媳妇一起生活,让儿子儿媳妇好好伺候你,住在城里各方面的配套设施齐全,干什么都方便。我老家环境虽然不错,但是离县城远,买东西或是看病都很不方便,再说了,你都70岁了,去我老家谁照顾你呢?这几年我家两个人每月工资加一起都没超过6000块钱,现在正是供孩子上学的时候,也没多余的钱去老家把房子修来空着,只是回家简单修两间瓦房把地基占着,以免被别人侵占完了。

堂舅说: 我身体好着呢,不需要谁照顾,年轻时累了,老了我就想找一个环境好的地方养老,多修一间房子要得了多少钱呢?你修两间房子和修三间房子又有什么区别?我又不要你的房子,只是去住住就可以了,我又不需要你养我,我自己存养老钱,70岁之前我存够一百万,难道还不够我老了时的生活费吗?

我心里想,你的生活费倒是够了,合着我省吃俭用修两间房子,你老了去居住,你以后要是死在我屋子里了,首先晦气除开不说,你儿子儿媳妇如果耍不要脸,光是叫我把你拉回你家安葬了就行,就这笔费用我都承担不起。年轻时候太累了,老了难免会有很多病痛,到时候住在我家里生病了,我还得花钱给你治疗,还得去医院照顾你,又不是我自己的父母,我才没哪个义务呢。虽然我缺钱,但是我也不会想任何人一分钱,就算你每月拿生活费,我也不愿意去照顾别人,再说了我也不会长期居住在老家的。

我说: 我只是有这个想法回家修房子,修不修还不一定呢,以后再说吧。

堂舅沉思了一会儿说: 到时候你修房子打电话告诉我一声,我还是出2000块钱帮你修房子吧,以后我去住着心里也踏实一点……

亲戚有远亲近亲,堂舅算是远亲吧,再说堂舅有儿有孙的,家庭条件也很不错,老了凭什么要在我家居住养老?我又不欠你什么,想法倒是挺好的,又不是我亲舅舅。

常听老年人说六十不借钱,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这我都知道,难道说一位60多岁的老年人还不明白吗?何必要去给远房亲戚找麻烦呢?但凡识趣一点的人都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一点都不正常。

我姑婆,今年70岁,老知识分子。隔三岔五来我家住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再后来干脆直接住我家。老太太挺开明,来我家就开门见山的说:我带着存款来的,每个月工资都给你,生活费和其他开支我出。我并不是没地方去,我只是需要有个贴心的地方说说话。

说起这个姑婆,特别可爱。活得更通透,自从退休后,不走亲戚,不聚堆聊天,更不去儿女家。处得好的亲戚,她会主动邀请去家里坐坐,甚至留下住两天。但是她不去别人家,她害怕给别人添麻烦。

姑婆认为,自己有事没事去别人家,家里多了客人,做饭各方面必定会以她为主,这让大家都受拘束,没必要!姑婆喜欢练书法和写文章,我经常拜年她的文笔。

姑婆年轻时是大美女,就是现在,气质还特别好,爱穿旗袍,头发盘得特别漂亮,经常在镜子里欣赏自己。姑爷爷是部队的领导,十年前就去世了,比姑婆大13岁,姑爷爷把姑婆宠在手心里,姑爷爷走了,对姑婆打击特别大,时不时想起会掉眼泪。

我结婚的时候,专门请姑婆来参加婚礼。婚礼结束后,姑婆要回家,大家都留姑婆住下,姑婆执意要走。我开口留姑婆,让她不要走,就住我家,我家人少清静。姑婆在我家住了一个礼拜,和我处得特别好,但是她还是闹着回去,我还是留她。

姑婆说:别留了,住几天差不多了,久住就没新鲜感了,人与人之间,再好的关系,也要保持距离。我回去了再来就是,在你家住得特别开心,一定会来的。

姑婆回家后,经常和我视频,教我生活的经验,她知道年轻人缺乏经验,嘱咐我好好吃饭,自己做饭,不要去外面吃。

从那以后,姑婆时不时会来我家住几天,姑婆自己对我说了,她到我家来去自如,不需要我叫她过来,也不需要我留她。我知道老太太挺强势,不喜欢受约束,喜欢随着自己的性子。

老太太特别讲究礼节,每次来都会给我带礼物,从来不给我买吃的,因为她知道年轻人的口味和老年人不一样。每次带的礼物都挺贵重,包括她的传家宝,也送给我。

姑婆来我家越来越勤,她不要我去接她,姑婆说:我腿脚利索,不要为我担心,我自己能行的事情,尽量不给晚辈添麻烦!一次姑婆准备在我家住下,专门打车过来的,托朋友去农村买的牛羊肉,猪肉和土鸡,土鸡蛋,土豆,大葱。满满的一车拉过来。

司机给帮忙送到家,搬这些东西,老太太给司机300块钱,因为耽误他的时间又出力,不得不说,有钱任性,哈哈。

东西都搬到家了,我不知道咋回事,姑婆说:我打算来住一个月,这些是吃的东西,收拾到冰箱。这有5000块钱,你收好,这个月我的生活费。

我说:您买这么多东西了,不用给钱了。

姑婆愤怒的瞪了我一眼说:给你就收下,我最不喜欢嚷,这点钱多大的事?罗里吧嗦的,有时间啰嗦早就把这些东西放冰箱了,给你就收下,我又不缺。和我还见外?我对你都不见外。

姑婆这么强势,我只好乖乖的把钱收下,晚上随便吃了一点,因为没有准备,姑婆对我和先森说:我准备住一段时间,从明天起,你们回来吃饭,不要去外面吃,我做好饭等你们。

姑婆的厨艺特别好,而且精致,先森说:行,辛苦您了。家里缺什么,您对我说,我去买。您不要去买,提不动。

姑婆不屑一顾的说:真把我当老年人了?叫你们回来吃饭,你们只管吃就行了,别的不需要你们操心,这点小事还担心我处理不好?

姑婆咋说我们都依她,姑婆中午和晚上会喝点小酒,中午她一个人喝,晚上先森陪她喝。边喝边聊,姑婆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先森说:家里有这样一位老人,真是福气。

姑婆住一个月就回去了,不久又来了,说在我家常住,没有和我们商量,只是告诉我们一声,我和先森都没意见。姑婆带好衣服,包括床单被罩,我给她换好,姑婆到我家第一次住的时候,她自己选的房间,她一直住这间。

吃饭的时候,姑婆给我一张卡,姑婆说:我的工资卡,给你,想买什么尽管花。我自己有存款。我在你们家住下,生活开支都是我的,你们不要管。我不是没地方去,只是和你这个丫头投缘,我需要一个知心谈心的地方。还是和以前一样,回来陪我吃饭,你们有应酬就不说了,提前告诉我。

先森说:姑婆,您住下我们很高兴,但是钱就不要了……

没等先生说完,姑婆说:钱?重要吗?钱重要还是我们之间的亲情重要?我们是隔辈亲,你们也许会觉得我没分寸感,咋也轮不上住你们家。我有分寸,我不糊涂,我知道你们值得我做这个决定,来们家住下。我老了,我也怕孤独,我希望有个地方说话,有人真心愿意和我相处,所以我选择你们小两口。钱你们拿上,有人给钱不好吗?首先说清楚,我每个月工资9000多,你们不花完我会生气,我有短信提示,至于怎么花我不管,就是别留在我卡里。

姑婆住下一个月了,发现我没动她工资卡上的钱,姑婆说:咋回事?瞧不起我?以为我说着玩的,明天我要接到取钱的短信,不然我搬走,你们对我见外,我住下有什么意思?

我只好把钱取出来,不会花,替姑婆存着。姑婆又对我说:别以为钱取了,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替我保管着。我不缺钱,我缺情,懂吗?你们小两口对我这么好,难道我不应该为你们做点什么吗?你们年轻人压力大,很不容易,我心疼你们,作为我的心意,不用我多做解释。

吃饭时先森陪姑婆和小酒,姑婆就喝一小杯,不到一两,是她和姑爷爷几十年来的习惯,也是对姑爷爷的缅怀。先森说:姑婆,您住我们家,我们真心欢迎,不过您又出钱又出力,把我们照顾得好好的,我们心里过不去,工资卡您自己拿着,让人知道了不好。

姑婆说:把你姑婆当什么人了?你们小两口不说,谁知道?人要有分寸更要有城府。观其已然,悟其必然,顺其自然,明白吗?这就是我和你们相处的方式。从过往中识别人心,从人性中看出必然,从时间里看清人性。相处得舒服,来之不拒,相处不投缘,去之不留,懂吗?和任何相处都一样。你们小两口善良,在你们心里有我的位置,你们心里装着别人,我没看错人,你们具备的这些,你们说这些重要还是工资卡重要?以后不要提工资卡,我说怎样就怎样。

姑婆一直住着,我们没有矛盾,我们习惯了有姑婆的日子。姑婆的生活特别有规律,打理得井井有条。姑婆有五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闺女,都在国外。反正我是没听到姑婆和他们打过电话,从来没视频聊过天,姑婆从来不提他们,我们从来不问,不想让老太太不高兴。

亲戚70岁,每隔两三个月来我家住一个星期,正常吗?

我觉得挺正常,只要老人的身体好!住一个星期又不是常住,但是要让她子女知道。就像我姑婆,自己说了住我家万一有什么意外,不会要我们负责,她自己的事情。

其实老人到了一定年龄,挺可怜的,儿女不在身边,他们特别害怕孤独,需要有个说话的地方,他们需要存在感,而往往被子女忽略了。认为他们退休金高,不缺吃不缺穿不缺钱花就行了,然而老人需要的不是这些,需要陪伴,需要儿孙绕膝的欢笑声。

所以老人住家里,不要嫌弃,好好对待,人人都会老,用心对老人,会发现挺快乐的,把老人当小孩一样就行,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要求更是少。能够来家里住下,说明是对你的信任,应该欣慰!

这样的亲戚着实让人头疼,两三个月就来住一个星期,没完没了,不是不正常,那是相当的不正常。

70岁属于高龄老人,大多数人都患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老年病,有的甚至是需要有人护理照顾。这样的老人自己的女儿家不去住,非得到亲戚家住,怎么看都是有点占便宜、“抓乎人”的感觉?

对于这样吃腥了嘴、跑惯了腿的人不能一味地迁就,明确地告诉他女儿,以后他再来恕不接待,不用客气。

亲戚之间需要遵守的准则就是相互尊重,礼尚往来,少给对方添麻烦,他连这一点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婆家三奶奶对我说,我来你家住一段时间。第二天三奶奶带着半头现杀猪肉,几只杀好的羊肉来我家,到家就把叫我帮她取钱,我也非常乐意三奶奶住家里。

三奶奶今年80多了,精神特别硬朗,三奶奶年轻时是做律师的,所以三奶奶对生活特别自律,更是讲究,常常一身旗袍,盘着头发,看上去高贵优雅。

我和老公结婚后不久,三奶奶的大儿子去世,我和老公去看望三奶奶。亲戚都去了,都对三奶奶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我对三奶奶说:人死不能复生,照顾好您自己,等叔叔的事情料理好后,我接您去我家住一段时间,您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我们不会让您孤单。

三奶奶是何等的精明,知道我是说的真心话,三奶奶记住了我。第二年夏天,三奶奶真的来我家了,住了半个月,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三奶奶,我明白她的丧子之痛,尽量让她开心,三奶奶在我家住到满意的回去了。

后来听说三奶奶的儿媳妇改嫁了,孙女也带走了。三奶奶四个孩子,有两个在美国,根本无法顾及三奶奶。还有一个孩子在附近,同样是高官要职,说起离那么近,几个月不见一次。

三奶奶生病住院,没一个子女来陪她,子女给找来的护工,三奶奶不习惯外人照顾她,给我打电话,我过去伺候三奶奶半个月。三奶奶当时送我一个黄金手镯,她母亲留给她的。

手镯至少有50克,那么贵重的东西,当时把我吓一跳,我说不要,太贵重了,三奶奶说:给你就拿上,我放着干嘛?带进土吗?这些东西传下去,做个纪念,能有多贵重?我真心实意感谢你的,没有虚假。赶紧拿着,不喜欢可以不戴,放着就行了。

三奶奶既然这样说了,我只好拿着。三奶奶彻底康复后我才回家,又过了一年多,三奶奶突然给我打电话,要来我家住,我以为三奶奶糊涂了,当她说着玩,我答应了三奶奶,啥时候想过来都行,我过去接她。

第二天,三奶奶过来了,叫的出租车送她,车费花了2000,不得不说,有钱任性!三奶奶吩咐司机把她带的东西搬上楼,搬东西的钱另给。三奶奶带着半头现杀猪肉,几只现杀羊肉,还有牛肉和其他吃的,有她的换洗衣服,自己连被子床单都带着的。

我着实吓了一跳,三奶奶说:这些肉我都是现订现买的,我爱吃肉,住你家给你添麻烦就够了,不能让你搭钱让你吃亏,我孙子我就不多说了,我也知道一切是你做主。

三奶奶又拿出工资卡,让我去取一万回来,她的生活费和零花。叫我给她准备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她喜欢阳光和宽敞。工资卡我不能拿,房间没问题,三奶奶随便挑,楼上楼下都可以,住我的卧室也行 ,我去住其他房间。

三奶奶说:你以为我真的老到不懂规矩的地步?我会住你的房间?我想也没想过。我就住楼下这间,挺大挺方便,上楼太麻烦,卫生间我自己用,你们就不要用了。

把三奶奶安顿好后,我拿着工资卡对三奶奶说:您的工资卡我就不拿了,您过来带这么多东西,您太见外了,您既然能来我家,就没把我当外人,您的吃吃喝喝我有能力承担,您的工资我不能动,这样的话您住我家的性质就变了。

三奶奶说:你的想法我明白,你是担心我的子女。什么都不要担心,我没老糊涂 ,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也是感情动物,谁对我好我心里清楚,我更知道属于我的东西,我该怎样去支配 !谁最有资格拥有我的东西,这么多晚辈,我只选择来你家,是为什么?因为我信任你,你值得我这样做,明天给我取一万给我,别的不要管,我累了要休息了,照我说的做。

第二天我把钱取回来,又买了菜回来,因为是周末,三奶奶说:周末你愿意做饭就做,平时你们不要管,我自己买菜做饭,到了饭点你们回来吃饭就行。家务我不给收拾,房子太大我收拾不过来,但是我会请钟点工,费用我自己承担。平时你们工作忙,我不打扰,周末你们要陪我,因为我怕孤单,尤其我的小重孙,让她多陪陪我。

一切按照三奶奶说的做,只要她高兴就行 ,我知道三奶奶霸道习惯了,她不喜欢被别人拒绝。三奶奶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在院子里打坐和打太极,然后洗脸做早餐。三奶奶对早餐特别讲究,自从三奶奶来了,我老公的体重从110斤飙到130斤,因为早餐太丰盛,吃的太多,我们平时不吃早餐的。

三奶奶住了一年,三奶奶说想回去住一段时间,我们尊重她,回去没住多久,又过来了!从那以后,三奶奶大部分时间住我家,想换换环境就回自己家住几天。三奶奶习惯了我们的陪伴,我知道年纪大了最怕孤独。

我家的猪肉和牛羊肉我从来不买过,都是三奶奶买,三奶奶怕我买不好,其实是不想我花钱。三奶奶偶尔会给我惊喜,给我买瓶香水,给我买一条丝巾,给我买个项链,尤其是我宝宝,三奶奶总是问宝宝想要什么,要什么给买什么。

三奶奶和我们一起住,她习惯了我们,我们更习惯了她。三奶奶偶尔回家了,感觉空荡荡的,我会不停的给她打电话,让她早点回来,宝宝会去三奶奶房间到处找太奶奶。三奶奶走久了她也不习惯,尤其想我家宝宝。

三奶奶就这样住我家,有的亲戚会酸溜溜的说一些不好听的 :她三奶奶有钱,她才这样对她三奶奶,如果她三奶奶是穷光蛋,看她会不会是这样。叫农村的穷亲戚,他四奶奶五奶奶过去住一段时间试试。

其实谁来我家,我都一样,我没有嫌贫爱富的细胞。三奶奶来我家,她自己是带钱了,她的确有钱,我从来不去惦记,因为我不缺,再说那么大岁数老人的东西也惦记,不怕遭报应吗?

记得一次三奶奶的闺女给她打电话,意思是三奶奶常年住我家,叫三奶奶给孩子买点吃的,三奶奶说:你心里的小九九我明白,怕我给孙媳妇钱,实话告诉你,你得跟孙媳妇多学学,她的大气你永远学不来!你要是有她一半的大气,你妈也不至于住别人家,把你的心放肚子里,孙媳妇不会要我的钱。

三奶奶来我家后,我能体会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真正意义和快乐。三奶奶住我家我高兴,不是因为她有钱,因为她性格好,她懂得人情世故。我婆婆住我家,是父母会很放松,给我的感觉很压抑,他们做事的方式不像三奶奶给人一直舒坦轻松的感觉,可能是三奶奶的格局,也可能是性格原因吧!

亲戚70岁,每隔两三个月来我家住一个星期,正常吗?我觉得这种情况要看人,就拿我来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答应住家里,尤其是老人,住家里难免会担心发生一点什么事情,到时真的麻烦大了。

比如我三奶奶,她自己懂法,她提前把这些利弊都说清楚了。无论和什么人相处,就算是70的老人,只要合得来,来家里住住无所谓,多一个人多一份乐趣。如果合不来住一起,纯粹是添堵,对大家都不好,没必要答应住下。

张萌下班刚到小区门口,就看见68岁的二姨带着行李箱在门口等她,二姨说:萌萌,我想到你家里住一段时间,我会给你生活费的。从那天以后,二姨住到张萌家不走了,半年后,张萌才知道二姨的真实目的,她从内心感激二姨对自己的爱护。

第二天一大早,张萌刚起床,二姨就从厨房里端出来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面,原来二姨看见冰箱里还有两个小西红柿,就给张萌做了早饭。

二姨笑眯眯的看着张萌吃完饭去上班后,自己去早市买了菜,然后给张萌打电话让她晚上回家吃饭。

等张萌下班回家后,进门就看见客厅沙发上坐着一个小伙子,小伙子看见张萌进门,赶紧站起来笑着和她打招呼。

张萌正诧异间,二姨从窗厨房里走出来说:萌萌,这是我的朋友的儿子,今天帮她妈妈给我送点东西,我就让他给我送到你这边来了,正好赶上饭点,我就留他一起吃顿饭。

张萌看着小伙子笑了笑,转身想去厨房帮二姨做饭,二姨却说:我马上就做好了,你先过去帮我招呼下客人,别让人家不好意思。

张萌只好去客厅和那个小伙子聊天,原来小伙子叫周波,她母亲和二姨是老同事,俩人关系一直很好,这次母亲让周波给张萌二姨送了一幅自己的画,才知道二姨住到张萌家,就给送过来。

很快,二姨做好了饭菜,小伙子说话风趣幽默,让人觉得很愉悦。

吃完饭后,小伙子要帮忙洗碗,张萌不好意思,说哪能让客人洗碗?二姨说,萌萌,你去碗洗了吧,让周波帮你打个下手。

张萌心想,不过几个碗怎么还要用人打下手,结果周波很热情的说:好的,阿姨,我去帮张萌打下手。

很快两人洗完了几个碗,二姨说:周波,那我就不多留你了,我休息得比较早,让张萌替我送送你。

张萌听着二姨的安排,觉得很无语,一个大老爷们还用自己去送?可是又不好意思当着周波的面拒绝二姨的安排,只好送周波出门。

刚到电梯口,张萌就接到二姨的电话,二姨说:萌萌啊,我忘了要张波的微新和电话,给我要一个,我以后有事好找他。

张萌无奈之下,只好又要了周波的电话和联系方式,回去后张萌把他的联系方式给二姨,二姨却说:你先给我留着,我有事时候你帮我转告他就行。

张萌觉得二姨的这个说法有点奇怪:二姨,你有什么事自己联系不是更方便么?

二姨不高兴了说:你帮我联系还不行么?你这是嫌弃二姨了?

张萌赶紧说:没有,二姨,你有啥事我帮你处理。

二姨在张萌家住的时候,每天张萌都会吃上可口的早餐和晚餐,二姨自己也闲不住地帮着张萌收拾卫生。

张萌不好意思让二姨劳累,每次下班回家都是抢着和二姨做饭、收拾家务,张萌很少再吃外卖,在二姨的带动下开始了早睡早起。

周末,二姨会让张萌把自己送到周波家,说要去见见老同事,每次去了周波的母亲都热情留张萌吃饭。

张萌有时候不好意思留下,周波母亲就让周波陪着张萌出门溜达溜达,让她们老姊妹聊聊天,然后再回来接二姨回家。

有时候,周波母亲也去让周波送她来张萌家陪二姨聊天,一来二去张萌和周波慢慢熟悉起来。

半年后,周波向张萌表白了,张萌觉得周波是个沉稳踏实有责任感的人,两个人又很有共同语言,就答应俩人交往。

这天,晚上她和周波约会回来,刚进门就听见二姨在打电话,她仔细一听才明白二姨到自家住的真实目的,她抱着二姨哭的像个小孩子。

原来,张萌一直不肯谈恋爱,父母在家非常着急,可是又鞭长莫及,于是拜托二姨想办法。

正好二姨的老同事儿子周波条件和张萌很匹配,二姨就和同事商量着撮合两个孩子,又怕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于是二姨和同事就想出了这个办法。

张萌对于父母和二姨的一番苦心非常感动,她决定要好好珍惜和周波的感情,好好生活,不让年迈的父母和二姨为自己担心。

我的姑姥姥每年都来我们家住三个月,每次走的时候都会默念一句话,就是因为这句话,让我心酸不已。

这些钱我姑姥姥一辈子都花不完,而且我姑姥爷也非常有出息,是正儿八经领退休金的,我姑姥爷一个月的退休金好像是13000多,我姑姥爷还能够每天去公司食堂里面免费送点饭菜,像馒头炒菜之类的。

大多都是我姑姥爷从公司里面拿过来的,公司也没人管,就人家这样一个家庭环境,我那位姑姥姥逢年过节都来到我姥姥家里,为什么来到我姥姥家里呢?

因为和我姥姥的关系到这里了,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频率也越来越高了。

我们这些晚辈肯定是不能理解的,但有一天赶巧了,我去我姥姥家玩,我姥姥当时正搀扶着我的姑姥姥一块儿从屋里往屋外走,原来是我姑姥姥的孩子开着车要把我姑姥姥接到大城市里面去。

我姑姥姥拉着我姥姥的手,一个劲地颤抖,然后眼泪就从脸上往下流出来了,边哭边说,我这一走还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回来呢,你说如果过几天我生了一场大病,那我就再也见不到你了。

当时我听到这种话之后,鼻子一酸赶紧在一旁说道,怎么可能啊,姑姥姥你体格那么好,前两天的时候看到你自己一个人偷摸在厕所抽烟了,这不一点事都没有吗?你闲着没事别瞎想。

我说完这句话之后我姥姥也在一旁搭腔,没事没事你不用管你姑姥姥,你姑姥姥这个人就有这个臭毛病,每一次来玩的时候都得说上这一两句丧气话,这都说了好几年了,这不一点事都没有吗?

然后我们这一堆人看着姑姥姥上了车开车就走了,等到第2年的时候我姑姥姥又来了,然后又是第3年第4年第5年,反正有几次我都没有见到,因为那个时候我在读书或者在外地工作,但是听我父母说我姑姥姥又回来了。

这种情况应该不止我们家发生过,因为我曾经见过一些其他人的远房亲戚,也是不远万里来到这边一住就是住小半个月,甚至住个一两年,我们对于这种文化或者这种操作是很难理解的。

就拿我们这些年轻人的角度来出发,至于吗?又不是说一辈子见不到面了,再说了你天天住在人家这边,人家不烦你吗?

拜托,还真的是不烦。

你没有办法去给他们讲道理,就像现在,如果你突然去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家里住上个两三天,你就觉得不舒服不得劲。

唉呀,我在人家家里面住着,人家父母都在旁边,亲戚朋友都在一边,我这个人有社交恐惧症,连句话都不好意思说,这怎么了得?

但是对于那些老年人来说,他们并没有这方面的思维意识。

第2点,老年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老年人的时间一直是一个真命题,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一个老人在什么时候去世。

就比如我舅妈,看着也岁数不大,还正年轻呢,正是40来岁该努力奋斗的日子,结果人说没就没了,那上哪里说理去?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跟我舅妈一样特殊,有一些老年人他们已经意识到时日无多了,或者已经意识到自己能够这样连走带蹦的日子不多了,可能再过上两三年就要坐轮椅了,可能再过上一年两年的就该入土了。

有一些亲戚如果自己现在不见面的话,这一辈子都见不到了,那如果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一些老人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过一天日子少一天日子,剩下的日子你得掰着手指头在这数。

他们没有太多的休闲交通工具,也没有太多的休闲娱乐方式,比如坐个火车、坐个飞机,身体可能已经不行了,已经坐不了飞机了。

再比如玩会手机、玩会电脑,开玩笑?

他们可能都不认识字,对待这样一部分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为数不多的牵挂就是自己远方的亲人了,我们这一辈子还能够见几次面?见一次面就少一次面。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亲戚每隔几个月来家里住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呢?

你在问题展开里作介绍,说亲戚是你母亲娘家的长辈,这一位亲戚不一般,他是你老舅吧?

你老舅70岁了,不算小,也不算老,不知道老人家身体咋样?

你母亲如果不欢迎老舅,来你家里住,估计你老舅也不会厚脸皮,非得来到你的家里住。

你老舅两三个月,来你家里住一个星期,也就是说在一年的时间里,他来住个把月。

按理说现在的人,都不欠吃喝,你老舅既是放开肚子,也吃不穷你家。你是年轻人,爱清净不喜欢家里热闹,所以老舅来沾点光,才心里不太痛快吧?

你妈和你老舅,是共同的爹娘,一奶吊大,她们有亲情感情。过去的人日子苦,经历坎坷,越老越怀旧,兄妹见面话语稠,老姊妹兄弟多见面,烦恼变少福气多。

老舅是长辈,你尊重老舅,也是对母亲的孝顺,存有孝心你是好孩子。

你问正常吗?

外人的观点不重要,你的观点先别说出口。你母亲说正常,就正常。你母亲说不正常,就算不正常。你听你母亲的话,就对了!

根据你所提问题中的情况介绍,觉得你家的这位“长辈亲戚”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神秘感觉哦!

这个“每隔两三个月来你家住一个星期”的“长辈亲戚”到底是你的什么人呢?你在展开内容中介绍了许多情况,好像有意识地模糊了这个“长辈亲戚”的具体身份,只说是这个“长辈亲戚”是母亲的娘家人!如此我只能推测一下了

提到“长辈亲戚”你用了“他”这个字,说明“长辈亲戚”是个男性;你的“长辈亲戚”应该是你母亲的同辈人,那就附和他是你舅舅的身份!其实也不外乎亲娘舅、表舅、堂舅亦或是远房的什么舅舅吧

当然,他是你母亲的亲弟弟、你的亲娘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你懂的

亲弟弟经常来看望自己大姐才是天经地义,才更趋于正常!但如果如你所说舅舅每隔两三个月来你家住一个星期这种情况是否正常?那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根据你提供的具体情况,我觉得即便是你的亲娘舅,这样做也是不太合适的

首先

舅舅如果是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在你母亲首肯的情况下,舅舅从农村常来城里到你家住住是没问题的。但实际情况是舅舅有儿有女,而且女儿的家与你同城,只相隔五分钟的距离。这就极其不正常了!完全不符合正常人的思维。

舅舅与女儿家并没有矛盾,但每次进城又从来不去女儿家住,反倒是一定要去你家一住就是一个星期,而且还不主动跟你家说明理由!这哪里是不正常啊?这简直是荒唐至极!

其次

舅舅是年近古稀的老人,经不起一点点闪失的。进城来不投奔女儿家本身就太反常!人家女儿会怎么想?丢人家女儿的脸不?这里边有什么猫腻哟?紧接着会不会再生出一万个疑问来?没准儿嘿,到头来你这个糊里糊涂做好事的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呢

图片源自免费图库

古人言:七十不留宿,你不知道,难道你父母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吗?现在各种突然疾病那么多,有些突发疾病几分钟就要命,不怕一万,怕万一,如果你运气不好,老人在你家突发疾病去世,那时可能他儿女就会与你家反目成仇。要求索赔几十万,那时你们会吃不完兜着走。我认为直接不正常,赶紧叫他儿女接走。

感谢邀请:

不正常是肯定的了,正常人哪有这么做的?我估计你这个亲戚还真的是一个实在人!也是一个爱占小便宜的人!自己有儿有女,要住也是住自己儿子家,女儿家才正常,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做为亲戚经常串串门未尝不可!动不动就住别人家这算怎么回事?再说了,就算他年龄大了,脑子有点糊涂了,他女儿为什么不闻不问?感觉他们一家子都不怎么正常!人要脸,树要皮,遇上不自觉的没法治!真不欢迎他来的话,你就得时不时的拿话敲打敲打他!让她明白你心里怎么想的,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好心办了坏事!别人还会以为你不知道占了她多大的光,得了她多大的利?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自己的梦还得自己圆,别人也不好说三道四!我相信你真不喜欢她,来你家住的话办法肯定是有的。

小时候只要见家里来客人,我恨不得从窗户翻进厨房吃口饭就溜走,因为我懒得叫人。

但二舅除外,每当放学回去看到二舅笑盈盈的坐在堂屋跟父亲说话时,我都会亲亲热热的上前喊一声“二舅”。

其实二舅并不是有钱的二舅,而且那时候的他落魄的很,晚景凄凉:孤身一人住在一间破旧的老房子里;孝顺的二儿媳丢下三个年幼的孩子撒手西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大儿媳蛮横不讲理,不是迫于压力,甚至连口粮都不想打给他。

但二舅每次到我们家来,父母定会将最好的拿出来招待他,全家老少都尊重他。

就因为他是我们这个家的恩人。

(上图是二舅家当年的原址)

因为那时候大舅将妻儿都带到县城生活了,娘家就二舅两口子带着两个孩子在家种地,我母亲生性要强,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不想连累娘家人。

但二舅在家人缘好,消息灵通。当有人告诉他,说老妹昨天在坟前哭一场走了,二舅几十岁的男子汉,当着众人面眼泪“唰”就下来了!嘴里不住的埋怨道:“这个傻丫头哦,老娘不在,还有两个哥哥在呢,怎么连娘家门都不进呢?”

说着话,二舅不放心,他抬腿就往我们家赶。当时有个叫“德绍”的堂舅,跟二舅关系好的是抓钱不数的交情,所以他也陪二舅一块去看我母亲。

看自己二哥着急上火的突然来了,母亲见到亲人,顿时眼泪就像决堤的洪水,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二舅一阵心疼,他边给我母亲擦拭着脸上的泪水,边说道:“往后你有什么需要,只要一句话,二哥我手捏秧把也要紧着你的活做!妈妈不在了,你还有哥哥呢,不要怕!”

母亲闻听,哭的更厉害了,从小娇生惯养的她,没想到在婆家过的是这样的日子。

不过这时候哭是被自己二哥说的话感动的,娘家有这样的哥哥,也是自己的幸运。

外婆去世之前,那么多年大舅二舅一直在一起过,如今老母亲不在了,哥俩才坐在桌前,心平气和的说起分家的事。

还没等大舅说话,二舅对哥哥说道:“大哥,我有句话想讲。”

大舅以为弟弟要跟自己提什么条件呢,作为兄长,他微笑着对弟弟说:“没事,有话尽管说,我是老大,紧你挑,剩下的归我。”

二舅摇摇头,对哥哥说:“不是我们俩之间的事,是老妹。”

大舅一时有些迷惑不解,于是,二舅就把我母亲伤心到外婆坟前哭诉的事跟大舅一说,大舅眼泪也下来了!两个大男人一个劲的抹眼泪。

还是二舅先止住哭泣,他对大舅说:“大妹(我姨妈)家过的殷实,家里插手不下的东西,我们不用为她操心。但老妹不行,婆家家底太寒,我们俩不能不管她。”

“这样吧,如今分家把老妹算一份,就当兄妹三个分家,除了犁耙不分,家堂、大桌不分,其余的老妹样样有份!”

听二舅这么说,大舅也欣然应允,就这样,他们把家里所有的用具分成3份,我母亲占一份。

后来听我母亲回忆道,光那几天二舅领人扛的扛,挑的挑,一直持续3、4天往我们家送东西,把我们村人羡慕坏了!都向母亲伸出大拇指,说这样的哥哥天下难寻!

当然,兄妹间的爱是相互的,母亲也是懂得感恩的人。

二舅70多岁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已经完全丧失劳动力,别说指望儿子照顾,连口粮大儿媳都不想给。

有年冬天,母亲回娘家看望二舅,因为那时候二舅走路都气喘吁吁,去不了远地,我们家十几口人挤在三间带披厦的房子里,有心想接二舅去住几天,但被二舅婉拒了,所以母亲只好隔三差五去看看他。

当母亲一进二舅的小屋,看到锅灶下没有几根柴火,水缸已经底朝天,再看看米坛子,连做两个人的稀饭的米都没有。

现在轮到我母亲落泪了!她想不到一辈子勤劳善良的二哥,到老这么可怜!

母亲一边自责,一边愤愤数落表哥两口子的不孝。二舅依旧面带微笑的朝母亲摆摆手,示意她别操心了。

那天母亲把给二舅的酒菜放下,连饭都没吃,就风风火火往家赶。

二舅距离我家走小路也就5里路,所以母亲赶回去后,将我们家的米缸的米,舀了一半装进袋子,跟我姐轮换着背到二舅家。

那天母亲回来一晚上都在叹气,说没见过大表嫂这样不孝的儿媳,没见过大表哥那么窝囊的儿子,连草堆的稻草都不让二舅烧。

还是侄女懂事,她提议道:“奶奶,明天是星期天,我跟你一道去给舅爷爷送柴火去!”

我母亲笑着问道:“那你准备给舅爷爷送稻草去啊?”

侄女道:“稻草不行,不经烧,我们给舅爷爷送木柴,我们家猪圈旁边不是有我爸劈的树根吗?我们就挑木柴送去。”

原来,大哥每年腊月熬糖用木柴,所以早早就预备出来了。

当母亲把侄女的建议告诉给我大哥时,大哥爽快的说没问题,说给二舅任何东西都不反对。

1986年是我母亲这辈子最至暗的一年。

先是我姨夫毫无征兆的突发脑溢血,从北京儿子家回来后就去世了。

与其同时,二舅也病入膏肓,而我父亲也卧床不起,日夜离不开人。

即使这样,母亲也心系着我二舅。因为她知道二舅指望不上儿子儿媳。

又是一个星期天,母亲把父亲伺候完后,就急匆匆往二舅家赶。

果然如母亲所料,二舅阴暗潮湿的小屋子里,就他一个人孤零零躺在床上。

兄妹俩一见面,抱头痛哭,母亲流着泪对二舅说:“二哥,你原谅我不孝吧,坤他爸现在跟前也离不开人,顾他,我就顾不上你。”

二舅依然微笑着安慰我母亲道:“你不要操心我,照顾好姑爷,我没事。”

母亲依然放心不下二舅,她找到大表哥,严正的训大表哥:“你心真大,你爸如今都这样了,你还忙着去干活,不管不顾,你不怕村里人戳你脊梁骨吗?”

其实二舅有两个儿子,但二表哥从小过继给堂舅家,自己父亲家一根草枝大表嫂都说没有他的份,而且那时候二表嫂去世没多久,所以我母亲不忍心说二表哥。

大表哥一直怵我母亲,也只有我母亲敢毫不留情的说他。

随后大表哥跟母亲承诺:从今天开始,晚上陪他父亲睡。

母亲这才依依不舍回家。

二舅其实没有大毛病,就是缺少人伺候,所以在那年冬月去世了。

而我父亲是腊月十四去世。

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姨夫、二舅、我父亲先后都走了!

只要一想起来,我就替母亲难过,她这辈子挚爱的男人都弃她而去,母亲的泪都快流干了……

写在最后:

人往恩处走。七十岁的老人每隔一两个月往家里住一个星期,证明你们家都是善良有爱的人,他(她)乐意跟你们倾诉,与你们分享,彼此都是有缘人。

所以,请善待这些老人。有能力帮助到别人,不但是您的善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美德的传承。

愿这个社会永远有亲情感,有人情味!

大家好!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白鹭湖姑娘!谢谢您的支持!

人是靠亲情维系的,“亲戚越走越亲,不走就生分了”。亲戚间相互走动,说得来,谈得去,吃个饭,再正常不过。至于随便留宿方面,合适不合适,就要设身处地的多为他人着想,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

但细细一想,他的儿子在另外一座城市,女儿在你的这座城市,离你家又近在咫尺,何况又是母亲的娘家人,亲情是假不过去的,当然要珍惜看重。

他不去女儿家住,而住在你家,应该由你母亲出面晓以利害,劝他回儿子身边,或者让你母亲和其女儿私下沟通,让女儿接过去。

他是母亲的娘家人,应该是舅舅吧!都已70多岁了,年龄还不小。他女儿也住的,离你们家不远,还很宽敞,他就是不去。很愿意来你家。他还是和姐姐感情深厚,姐弟俩年龄相当,人老了,也愿意回忆过往。

基于这种情况。你应该和她女儿有所沟通。俗语说,70不留宿,80不留饭。他到姐姐家来,吃啥?喝啥?都没问题。别到临了,临了,会有啥事儿?他女儿和儿子再出点啥说道?就得不偿失了。

没出事,都挺好。他女儿和儿子也像装着不知道,父亲爱去你们家。万一因为他年纪大了,谁都保不了他的身体会在什么时候出现问题?提前打打招呼,到时就会有话说。像他们这样年纪大的姐弟也是见一面少一面。

彼此都想趁着身体还能动,多见见亲人面。越往后,彼此行动越不方便。他也可能就出不了门了,彼此再无法见面。你作为小辈,也只能是在他来时,尽可能多做些老人能吃得了的软烂食物。

不禁让我想起我奶奶。她是个没有文化的农村老太太。我妈是她二儿媳。当初她不看好,我父母两口子能生活得好。听信我三叔的话(那时还他未成家,和奶奶一起过)。在我父母刚结婚,条件还不好。

爸爸是转业军人,还未分配工作。妈妈只在农村当代课老师。我还只有一岁多的时候。奶奶就让父母和她分家,搬走另过。她家当时也不富裕,啥都没给他们。还让他们自己背着,结婚时欠的外债。

后来父亲分配了工作,母亲也随着他到小镇生活。她继续当代课老师,而后,转成正式老师。家里的生活条件,就此比奶奶所有的孩子们都强那么一点点(五个儿子,一个女儿)。

奶奶和在农村的四叔家一起生活。每年到冬季,要换季,买衣服时,奶奶就会适时的,到我家来。妈妈每次都会给她买棉鞋,做一身新衣服,再呆上一段时间,然后送她回家。

Copyright © 2010-2025YangTaTa 简约CMS社区版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1007044号-13

鄂公网安备 420683020003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