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问答中心> 宪法和法律有什么区别?> 正文

宪法和法律有什么区别?

宪法也是法律,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母法,任何违背宪法的法律都是无效。 法律与宪法作为调解社会的上层建筑,共同承担维护社会稳定职能。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宪法制定的规则,对比宪法,是下位法。具体区别一,内容不同。宪法在内容涉及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的关系。宪法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宪法实施的保障机制等等。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 法律在内容上必须以宪法为基础,不得与宪法规定相抵触。法律通过部门法形式,规定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例如,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制度。 具体区别二,效力不同。我国现行宪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任何法律必须基于宪法而产生,法律的内容应当符合宪法的要求或者法律的内容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时,因为法律违宪而无效。 具体区别三,创制程序不同。宪法创制一般需要经过特殊的程序。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法律的创制程序相对于宪法的创制程序而言就比较简单。法律制定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具有立法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具有一定的立法权限。 具体区别四,宪法不能在人民法院审判过程中直接引用。 人民法院在审理各类案件中必须依据、援引各种法律条文,作为得出裁判结果的依据。 以上仅供参考。
  • 2023-08-07
  • 202

宪法,法律地位和体系上,绝对崇高,是根本法、母法

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其他一切法律都要以宪法为依据,符合宪法的要求。其他部门法制定以宪法为依据和准则。

宪法相当于公司董事长,部门法相当于各种部门经理。你做生意可能涉及到民法、合同法、公司法、票据法等等具体的法律规定,可是不会问你国家根本制度是什么,人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什么,所以宪法重要非常非常重要和崇高。可是, 因为地位太崇高,轻易不出来管具体事儿。管的都是大事儿,规定太宏观,所以也就没有人依据宪法打官司。就好象董事长和总经理,董事长把把方向掌掌舵,具体干活经营的事儿还得经理来。

宪法应该叫父法,民法应该叫母法

虽然宪法和民法从不同维度上说,都叫母法,但是指向不一样。宪法的母法地位,是指的法律地位上;说民法是母法是从起源上,私法域领域,民法是万法之母。虽然了解一个是说法律体系上的,一个是说起源地位上的,但是外行看了会晕,我觉得,还是一个叫父法、一个叫母法好了。

这样的想法我一直有。然后忽然发现,居然学界大咖有一样的想法!我肯定没人家那么逻辑严谨,也没有抄袭想法。我用我自己的话表达一下我的意思:

宪法更加威严,父权的权威性体现的才是制度的根基和权威性更符合宪法的气质 , 所以这个是父法。民法的称为母法,符合她的本源性和慈祥包容的气质。父权更多是制度富裕的权力,母亲则是温和的、慈祥的,法起源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地位。

宪法告诉你国家制度是什么、基本权利是什么、基本义务是什么,威严而崇高,一切部门法都要以宪法为依据,符合宪法要求。民法就慈祥多了,上溯至古罗马法民法是私法领域甚至是一切法律领域的万法之母,民法用她特有的母性光辉,慈祥滴对待众生与私领域的一起。 民法典的意义大概就是麻麻慈祥滴讲,我的儿,都到麻麻这里来吧!~2020年,我国民法典出台,这绝对是一件大事儿,体会一下开篇第一条,民法典一出台,什么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侵权行为法同时废止。仔细感受一下,是不是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的国家宪法为刚性宪法,也有的国家为柔性宪法。

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也是英国学者J.蒲莱士最早提出来的,区分标准为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

刚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制定或修改宪法的机关不是普通立法机关,而往往是特别成立的机关。制定或者修改宪法的程序通常也严于一般的立法程序。实行成文宪法的国家往往也是刚性宪法的国家,理由在于,既然宪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应该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最高的权威性,那么制定或修改宪法的机关就应比一般法律的制定机关其有更高的权威性,制定或修改宪法的程序也应比一般法律更加严格。

柔性宪法是指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的宪法。如英国。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则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成文宪法。

我国宪法为刚性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后于1975年、1978年和1982年进行了全面修改,并有多次部分修改。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四部宪法,即现行宪法。

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的统一的整体,一切法律、法规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都以宪法为基础,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凡是与宪法相抵触的任何规范性文件都是无效的。

st?rdn=0.895

观点:法律可以划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地方性法规等。你提问的问题,应该是问宪法、基本法律的区别,宪法和基本法律(民法、刑法、民诉法等等)是母子关系,宪法是母亲,基本法律是儿子,一切基本法律的制定必须遵从宪法。

理由:在我国,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所有的基本法律制定必须符合宪法要求,不得和宪法相抵触,与宪法相抵触的基本法律是无效的。从内容上看,宪法是综合性的法律,更多是提纲挈领的规定,而大多基本法律是针对某一个方面制定的,如民法典是针对的居民生活,民事方面的法律规定;刑法,是针对违法犯罪制定的等等。从制定或修订上看,宪法更加严格,必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基本法律的修订,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利修订,宪法要比法律的制定修订严格的多;从操作性上看,宪法不能直接用于处理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的裁判,基本法律可以直接用于案件的裁判。

一句话说清楚宪法和法律关系:

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母法,并且是“免检产品”,中国任何法院审判只能以宪法原则作为依据,而不能以宪法中具体条文作为判案依据,因为一旦将宪法具体条文作为审判依据,当事人上诉就要审查宪法具体条文合法性,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宪法是“免检产品”。相反,法院应当以法律条文作为审判依据,这是原则,除非法律未规定时,才允许使用公序良俗作为原则判案。

一般人区分宪法和法律,没有实际意义!

作为一个法律人士或政治家,应该搞得清这个问题。

按标准答案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电规定国家的国体,政体,组织形式,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问题等等。总之,它规定的都是大事,都是原则性的东西。

法律,又分为基本法和法律,一般规定的都是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行为规范,它规定的虽然也是大事,但比宪法规定的要小,要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宪法规定的。

现在两会即将通过的《民法典》,一般认为属于部门法,是法律;是全国人大通过的,也是基本法。

如果你真对宪法和法律的区别有兴趣,读一读只有七条的美国宪法吧!

宪法与法律的区别: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效力不同、制定与修改的程序不同

一、规定的内容不同

宪法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所规定的内容都是国家生活中最重大和根本的问题,它是国家和公民活动的法律基础。

法律

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方面的问题。

二、法律效力不同

宪法

由于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

普通法律的效力位阶是低于宪法的,而且普通法律的规定是不能与宪法相抵触的,不能违背宪法的根本性规定。

宪法当然是法律的一种,是最重要的法律,是根本大法。之所以叫根本大法,是因为它是写着人民基本权利的一张纸,比如基本法律制度,人格权、身份权、财产权、言论自由权等。

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要如何保护、如何落实,这才有了各种法律,比如民法典、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这就是部门法。

可以看出,基本的原则是由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所展开的规则,则是由法律具体来规定的。仔细阅读各个部门法,开头一般都写着"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字样。所以说,宪法是各个法律制定的权力来源。

法律是审判案件的依据,但一般不能把宪法作为具体案件的判决依据。一是因为宪法的规定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弹性过大;二是宪法之下的法律,已经有了具体的规则,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

您好,这里是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第一,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的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方面的问题。

第二,宪法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因为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1、普通法律一般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而宪法的制定则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经过全国各族人民讨论,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2、普通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而宪法的修改则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才可以通过。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都有权修改普通法律,而宪法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修改,其常务委员会无权修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宪法,即咱华夏所说的典、章、制、度之典。是对国家政权实体的定性,设定政权实体的渊源、初衷、宗旨、目标,以及基本的组织架构、组织原则,但不涉及具体操作。

法律,是典、章、制、度之制的一部分。制,是界定行为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行要如何行的具体约束边界,简言之就是令行禁止令和禁。法律,是以国家机器为背书的强制约束边界,主要是指令和禁之中的禁。

答:在我国,宪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是指实体法和程序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法律法规不得与之相抵触。

2、法律是指实体法和程序法两部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就是两部实体法,它规定了具体的法律条款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准则,规定了对违法者的处罚内容,明确规定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就是一部程序法,其内容是规定适用法律的程序要合法。

3、宪法和法律的区别

二者的根本区别就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不得与之相抵触。而法律是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制定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具体条款的法律,法律效力在宪法之下。所以,二者的区别就是法律内容规范的范围不一样,宪法规范的范围宽泛,法律规定的内容具体。

Copyright © 2010-2025YangTaTa 简约CMS社区版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1007044号-13

鄂公网安备 420683020003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