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问答中心> 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正文

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答: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拍摄的故事片最感动人的《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拍摄于一九七四年,这是一部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的最经典的影片。心中热爱中国共产党,心中装有闪闪的红星,人民对党的热爱,红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是深得人民最热爱的军队。这部影片是建国以来最经典的好影片,人民热爱口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闪闪的红星,红星是红军的象征。特别是还乡团头子胡汉三“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吃我的,吐出来,分我财产的,还来,分我田地的,也必须还来”,反革命武装的卷土重来,人民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影片的中心揭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是为穷人打天下的。这经典而又有深远意义的故事片,至今没人拍出这样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最最经典好影片。在那些年代,最火红的影片还有达式常主演的《难忘的战斗》,通过征粮,体现了军民鱼水情,人民支援城市,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毛主席看了这部影片,回想当年时的革命情景,泪如泉涌。 那个时候的电影,朴实纯真,根本不是后来的“戏不够,爱情凑”。那个时候的影片,纯朴感人,爱憎分明。《沸腾的群山》、《第二个春天》、《火红的年代》、《海霞》、《金光大道》、《艳阳天》等都是最优秀的故事片。
  • 2023-07-22
  • 57

首先声明,我是不请自来,只是对这个题目感兴趣,我不是答题达人,回答问题的角度,难免和主流有差别,有不妥之处,希望得到指教。

在特殊的十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并不像某些人说的,只有八个样板戏,有些电影拍摄的相当不错,堪称经典。

其中的代表作是《闪闪的红星》,电影内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画面干净,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电影中的三首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和《映山红》至今传唱不衰。还有一部戏剧电影,河北梆子《宝莲灯》,郭德纲演唱的《叫小番》也是河北梆子唱腔,这部拍摄于1975年的电影,唱腔优美,扮相俊俏,尤其是二郎神的哮天犬出场,每次都能引得观众们哄堂大笑。

在那个年代,除了样板戏,还有一类题材,也受到观众的追捧,那就是战争片。50年代,一些经典的黑白战争故事片,重新拍摄成彩色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总体来说,翻拍的不如老版的经典,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还有一部《平原作战》,虽然是新电影,却是向50年代拍摄的《平原游击队》致敬的作品,《平原作战》中的赵永刚,虽然塑造的英雄形象完美无缺,但和致敬作品中的双枪李向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我个人觉得,当时最出色的战争片,是《激战无名川》,那时候的演员是真正的赴汤蹈火,爬冰卧雪,志愿军战士用高射炮打飞机,拆除定时炸弹,当时看的紧张的不得了,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这些经典镜头还历历在目。

这十年不就是文革十年的电影吗!有哪些不知道,肯定也不会少吧!有些还是翻拍的呢!如《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等!这里就说本人看过的,小学一年级时包场看电影,看过的是《青松岭》,此外还有《红雨》,看的最多的就是样板戏《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还有好像是《磐石湾》吧?有一次还包场两部样板戏,一下午!

故事片:雁鸿岭下、芒果的故事、征途、十月、侦察兵、牛角石、金光大道、红雨、春苗、青松岭、战洪图、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春似火、钢铁巨人、一副保险带、无影灯下颂银针、碧海红波、车轮滚滚、闪闪红星、黄河少年、阿夏河的秘密、向阳院的故事、山村新人、主课、海霞、难忘的战斗、枫树湾、沸腾的群山、沙漠的春天、小八路、决裂、激战无名川、长城新曲、反击、欢腾的小凉河、还有翻拍的渡江侦查记、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还有十部京剧现代戏的彩色影片。以上这些影片都是十年文革期间拍摄的,至今难忘。

1966年—1976年拍摄的电影故事片按顺序是:1966年长影《雁鸿岭下》、北影《红色邮路》《女飞行员》《红石钟声》、珠影《大浪淘沙》,1973年长影《艳阳天》《青松岭》(重拍)《战洪图》(重拍),1974年长影《钢铁巨人》《向阳院的故事》《创业》《平原游击队》(重拍)、北影《侦察兵》《南征北战》(重拍)、上影《火红的年代》《渡江侦察记》(重拍)《无影灯下颂银针》《一副保险带》、八一《闪闪的红星》,1975年长影《车轮滚滚》《长城新曲》《金光大道》(上集)《黄河少年》《沙漠的春天》、北影《烽火少年》《海霞》《红雨》《决裂》、上影《第二个春天》《小将》《战船台》《春苗》、八一《激战无名川》《雷雨之前》、珠影《小螺号》、西影《碧海红波》《阿勇》,1976年长影《雁鸣湖畔》《长空雄鹰》《锁龙湖》(上集)《芒果之歌》《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北影《沸腾的群山》《牛角石》《青春似火》《海上明珠》《山花》《反击》(未发行)、上影《征途》《难忘的战斗》《金锁》《年青的一代》(重拍)《阿夏河的秘密》《欢腾的小凉河》《江水滔滔》《新风歌》、八一《南海风云》《南海长城》、珠影《枫树湾》《山里红梅》、西影《开山的人》、峨眉《寄托》、广西《主课》。

文革期间上映国产故事片排序(74年2月~77年2月)。74年2月:火红的年代(上影)、艳阳天(长影)、青松岭(重拍长影)、战洪图(重拍长影);8月:侦察兵(北影);10月:闪闪的红星(八一)、南征北战(重拍北影)、钢铁巨人(长影)、无影灯下颂银针(上影)、一副保险带(上影)、向阳院的故事(长影)。75年1月:渡江侦察记(重拍上影);2月:创业(长影)、平原游击队(重拍长影);5月:激战无名川(八一);7月:车轮滚滚(长影)、烽火少年(北影);8月:海霞(北影);10月:第二个春天(上影)、红雨(北影)、春苗(上影)、战船台(上影)、长城新曲(长影)、小螺号(珠影)。76年1月:决裂(北影)、金光大道(上集长影)、碧海红波(西影)、小将(上影)、黄河少年(长影);2月:沸腾的群山(北影)、难忘的战斗(上影)、沙漠的春天(长影)、阿勇(西影);3月:年轻的一代(重拍上影);5月:牛角石(北影)、阿夏河的秘密(上影)、长空雄鹰(长影)、金锁(上影);7月:欢腾的小凉河(上影)、枫树湾(珠影);8月:南海风云(八一)、雁鸣湖畔(长影);10月:山花(北影)、芒果之歌(长影)、新风歌(上影)、锁龙湖(上集长影)、南海长城(八一)、青春似火(北影)、山村新人(长影)、江水滔滔(上影)、寄托(峨影)、山里红梅(珠影)。77年1月:征途(上影)、海上明珠(北影);2月:金光大道(中集长影)、开山的人(长影)、反击(北影作为反面教材上映)。

《金光大道》《艳阳天》《青松岭》《年青的一代》《第二个春天》《春苗》《红雨》《火红的年代》《山村新人》《无影灯下颂银针》《长城新曲》《牛角石》《雁鸣湖畔》《渡江侦察记》《侦察兵》《红灯记》《沙家浜》《海港》《龙江颂》《战洪图》《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红云岗》《向阳院的故事》《祖国啊母亲》《豹子湾的战斗》《沙漠里的春天》《闪闪的红星》《杜鹃山》《盤石湾》《平原游击队》《平原作战》《红石村》《反击》《盛大的节日》《创业》《海霞》《小螺号》《奇袭白虎团》《审椅子》《长空雄鹰》《激战无名川》《沸腾的群山》《渔岛怒潮》《决裂》《青春似火》《 难忘的战斗》《江水滔滔》《十月的风云》《青春》《两个小八路》

这十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我只能记起一部分,太多了举列有:《火红的年代》、《决裂》、《春苗》、《红雨》、《青松岭》、《金光大道》、《艳阳天》、《牛角石》、《长空雄鹰》、《难忘的战斗》、《侦察兵》、《南海长城》、《沸腾的群山》、《枫树湾》、《碧海红波》、《激战无名川》、《祖国啊!母亲》、《红河激浪》、《闪闪的红星》、《海霞》、《雾都茫茫》、《沙石峪》、《万紫千红》、《红旗渠》、《沙漠的春天》、《节振国》、《小刀会》、《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平原作战》、《杜鹃山》、《奇袭白虎团》、《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红云岗》、《沂蒙颂》、《盘石湾》、《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龙女》、《两个小八路》、《小八路》、《小号手》、《带响的弓箭》、《东海小哨兵》等电影,还有大量的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前苏联、朝鲜、越南等国家的译制片等电影。

最出名的就两部“决裂”和“春苗”。

“决裂”的主要内容是讲那个年代的特征:工农兵上大学(那些学生被称为“工农兵学员”)的亊。其中一个镜头是一个女农民(小学文化)因出身好(贫农)被公社推荐上省城的农业学院。学校认为该生文化底子太差,不能适应学校进程而拒收。男主角(一个正面领导干部)握住这位女农民滿是老茧的手,对学校领导们(反面人物)说:你们说她没资格。什么是资格?这就是资格(指着女农民手中的老茧)。

意思是与原来的教育体制决裂,树立一个新的教育体制。

“春苗”说的农村医院“赤足医生”与医学院培养的“旧医生”的斗争故事。

这是两部具有代表“文革时期”的电影!

那是一个时代

一个让我感到幸福的时代

我不是造反派

我也只是一个刚刚学会爬行的小孩

66年我还在娘怀

吃奶,记忆还是一片空白

记忆开始在

70年以后父亲背着我去到村外

看电影那时候可是急不可待

《红灯记》《沙家浜》是那么精彩

我居然也能把一些唱段哼出来

《南征北战》《地道战》更是我们的最爱

看了多少遍也依然痴心不改

父亲坚硬的脊梁是我最美的依赖

月亮挂在头顶把大地照得雪白

和乡亲们一路走来

谈笑风生一个个都是这样开怀

那是的幸福不是如今这样复杂无奈

那是的幸福简单痛快

玉米粥就着咸菜

窝窝头啃着也是喜笑颜开

一场电影就是过年的气派

那是怎样的一个年代

我没看见过批斗会的召开

76年四年级孩子懂得了什么是悲哀

回头看看那个年代

《闪闪的红星》依然让我激情澎湃

《红色娘子军》还是那么精彩

哦,那么一个遥远的时代

我记住的就是趴在父亲后背上的温暖

泪水也就又一次流了下来

四十年了,父亲如今安在

天堂里老人家是谁陪您欢笑开怀

在这十年中有很多优秀的影片出品,使我们这一代人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描写革命斗争的故事片比较多,如《聂耳》,《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永不消逝的电波》,《北斗》,《冰山上的来客》,《烈火中永生》,《英雄虎胆》,《长征》……等

描写生活的喜剧,历史影片有《女兰五号》,《五朵金花》,《阿诗玛》,《冰山姐妹》,《抓壮丁》……等

描写儿童生活的有《小铃铛》,《风筝》,《红孩子,《闪闪的红星》……等

很多优秀影片由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写出来,总之,我们这一代人最喜欢老电影,百看不厌。

编者搜集的比较全面,为编者实事求是的精神点赞。这是对文革十年只有八本样板戏的说法的有力修正。记得李谷一参演的湖南花鼓戏《补锅》和《打铜锣》也是那时上演的。其实十年文革的说法也不符合历史事实。1969年后,红卫兵上山下乡了,领导文革的中央文革小组不存在了,许多老干部相继恢复了职务和工作。所以,1970年后,陆续有新电影推出,不过这些新拍的电影比起文革前的电影,政治色彩多一些。那时文革前拍的《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平原游击队》《奇袭》《南征北战》《上甘领》等不断轮番上演。此外,进口片主要是苏联早期的,朝鲜的,越南的,阿尔巴尼亚等国的。

问:1966年至1976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有哪些?

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期间拍摄的故事片电影,应该有几十部甚至更多,究竟有多少部,我数不过来,但是我知道在这十年中上映最早的四部影片,那是在一九七三年在电台上广播的,我国将推出四部彩色故事影片,这四部故事片分别是:红火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

在一九七三年之前到文革开始这段时间里,我们看的都是六六年以前发行的故事片,还有就是八个革命样板戏还有以后的样板戏。

七零年以前才十几岁,我还以为电影是在新闻里挑出来的呢,直到七三年说发行了四个新电影,我才知道了闹了半天电影还可以拍。

但我们仍然是每半月二十天才转过一次电影,而且还是老片子,直到一年后的一九七四年才演了这四部新电影的其中一部,先给我们演的是《艳阳天》,半月后演的是《青松岭》,然后才《火红的年代》,《战洪图》。

以后又演了多少新电影也记不清了,反正我就记得,文革后的新电影最先过来的就是《火红的年代》,《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

而且,我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万山大叔的关东烟和钱广的三鞭子。

Copyright © 2010-2025YangTaTa 简约CMS社区版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1007044号-13

鄂公网安备 420683020003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