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问答中心> 历史上的三轮化债,规模有多大?> 正文

历史上的三轮化债,规模有多大?

财政部拟大幅增加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债 政策背景与意义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2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的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地...
  • 2024-10-16
  • 33

财政部拟大幅增加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债

政策背景与意义

历史上的三轮化债,规模有多大?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2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的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地方政府的存量隐性债务。这一举措旨在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蓝佛安强调,这将是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措施。

政策影响

此次政策的出台被视作一场“及时雨”,不仅能够显著减轻地方的化债压力,还能释放更多资源用于经济发展,提升各类经营主体的信心,并巩固基层的“三保”工作。这些措施对于稳定地方财政、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化债规模与历史对比

尽管财政部未透露具体的化债规模,但可以通过回顾历史上的三轮化债行动来推测其可能的规模。根据中信期货固收团队的梳理,财政部历史上曾主导完成过三次大规模的化债行动:

第一轮化债(2015-2018年)

在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快速膨胀、潜在违约风险增大的背景下,财政部于2015-2018年进行了首轮化债行动。期间共发行约12.2万亿元的置换债,用于置换存量政府债务。这一轮化债的重点在于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机制,并对债务进行清理和甄别。

第二轮化债(2019年)

2019年,财政部选择了债务压力较大的省市中的建制县作为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发行了1579亿元的置换债,用于置换隐性债务。贵州省于2019年6月26日率先发行了115亿元的置换债。

第三轮化债(2020年12月-2022年6月)

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财政部累计发行了1.13万亿元的特殊再融资债,进一步缓解了地方债务压力。

结论

此次财政部拟大幅增加债务限额,标志着新一轮化债行动的启动。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减轻地方债务负担,还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增强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最新问答

Copyright © 2010-2025YangTaTa 简约CMS社区版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1007044号-13

鄂公网安备 420683020003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