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自称汉中王,有以下几个原因:
● 政治需求:古代强调忠贞不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刘备打出汉中王这块牌子,会带来不可思量的政治影响力和政治利益。
● 避免冲突:汉献帝还在位,刘备立马称国王不合适,自称汉中王,显示自己没野心,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 自保需要:汉王是君,汉中王是臣,完全是为了自保。
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其内容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
谢邀。刘备自封汉中王,而不是蜀王,首先因为刘备在汉中第一次正面击败曹操,有扬威的意思。而更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有政治涵义。
蜀,一般指今天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一代。先秦时有蜀国,后来在战国中后期被秦国司马错攻灭。
汉中,即今天陕西南部汉中一带,是汉水的发源地。战国后期秦国从楚国将此地夺取后,设立汉中郡。秦灭后,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立此为都,同时管辖巴蜀等地。而刘邦以此为根据地,五年攻灭项羽,最终建立了汉朝。
可见,汉中开汉业,汉中之地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起家根据地,也是汉朝的由来。刘备选择汉中作为王号,正是有继承老祖宗志向,光复汉朝天下的志向。而当时曹魏篡汉也是早晚的事,刘备此举,也隐隐有在曹魏篡汉之后,为自己未来继承皇位奠定合法基础的味道。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说明,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www.xiezha.com/question/734076683798007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