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题主的关键信息是"安徽省"、"老牌本科大学","老牌"感觉是口碑好、知名度高的大学。安徽省内的高等院校有119所(54所在合肥),其中本科院校44所、专科院校65所。
当然,知名度最高的是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985工程)、合肥工业大学(211工程)、安徽大学(211工程)等三所大学,在不同分领域或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
当然,高校所在的录取批次(常说的几本)随着招生批次的合并(如安徽省二/三本合并后,原三本院校已转为二本院校)发生改变,如淮北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阜阳师范学院、合肥学院6所高校相关专业从2018年起进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当然,也有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在18年5月31日发布的院校升格名单中安徽省未有高校入选。
安徽省本科院校:
个人觉得,安徽省的"老牌本科院校"(建校时间)主要是安庆师范学院(1897年)、安徽医科大学(1926年)、安徽大学(1928年)、安徽师范大学(1928年)、安徽农业大学(1928年)、安徽工程大学(1935年)、合肥工业大学(1945年)安徽建筑大学(1958年)、安徽财经大学(1959年)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比较特别,1958年创建于北京,70年代搬到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芜湖)
安徽医科大学(原安徽医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原安徽农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合肥校区(原解放军电子学院)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原解放军合肥炮兵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原安徽建筑工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原马鞍山钢铁学院,马鞍山)
安徽理工大学(原淮南煤炭学院,淮南)
安徽工程大学(原安徽机电学院,芜湖)
皖南医学院(芜湖)
蚌埠医学院(蚌埠)
安徽财经大学(原安徽财贸学院,蚌埠)
合肥大学(原合肥联合大学)
合肥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
以上都是一些老牌本科大学,其他还有一些比如专科升级的和不太知名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安徽严格说老牌安徽大学是:安徽大学(1928年),安徽师范大学(1928年),安徽农业大学(1928年),这3所大学原本是国立安徽大学分解的,在安徽是老牌大学。晚点时间的部级大学:中科大和合肥工业大学。时间晚点的有: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这6所大学比前面3所时间短。现在又有:皖南医学院,安庆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合肥学院,等学校省内一本,刚刚升为一本时间不长。
既然问到的是老牌,那我认为只有四个,因为别的本科院校要么是新兴,要么是实力不够。
安徽省的高等教育的仙河是从1928年的国立安徽大学开始。所以哪些学校继承了这个学校的传统,自然就是安徽省最老的几个本科院校。
当然,这个是存在很大的争议的。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争论,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三个学校在争论,不可置疑的是安徽大学是半道发家致富接到安徽大学的名字,而安徽师范大学则继承了老安大的文献,典籍,校史等等。因为安庆师范大学的实力偏弱,所以对其的争论关注度很小。
所以安徽最老牌的本科学府应该是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里面的二本院校,如宿州学院,滁州学院等等二本院校,很多都是在改革开放初,教育部要求安师大下放的支持地方教育的办学点。
当然,解决好谁是最老的,那么自然就是剩下的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70年迁址合肥!
合工大现在的双一流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这个学校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安工程安中医安建筑等等,就不入流了。
安徽省老牌本科大学应该是——安徽师范大学,该校的前身是在安庆市的“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安庆市因破圩,洪水淹没该校,于是整建制搬到芜湖市(其中的农学院迁到合肥市,如今的安徽农业大学)。
1952年全院校大调整,于是改名——安徽师范学院,到后来晋升为“安徽师范大学”。
在全国各地都在办高等院校时,安徽的各地都打着“安徽师范大学教学点”的牌子,办了本科院校,例如,安庆师范大学,就是这样的,还有亳州学院、池州学院、黄山学院等高校。
那就要看成立时间了
在新中国成立前(民国时期)就有的大学
安庆师范学院 1897
安徽医科大学 1926
安徽大学 1928
安徽农业大学1928
安徽师范大学1928
安徽工程大学1935
合肥工业大学1945
新中国成立后的有
安徽建筑大学1958
安徽财经大学1959
其他的学校都是以后成立或者从这些院校分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从北京搬到合肥的,所以不算安徽老牌大学)
本科毕业于巢湖学院,尽管巢湖学院与中科大有差距,但在我心中,巢湖学院是安徽最好的本科大学之一。。。
目前巢湖学院位于合肥市合巢经济开发区,假设未来巢湖学院在滨湖巢湖边设立研究生院,我想未来巢湖大学发展会更加快。
我希望将来,巢湖大学和未来的西湖大学一样成为顶尖的研究性大学。
各位老板,朋友。无论是不是巢湖学院毕业,希望能捐助些支持巢湖大学的发展。小生在此感谢各位。
我来说些历史情况吧。
安徽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叫做大学的大学只有四,五所:即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劳动大学,和后迁来的中国科技大学。其他的都是学院了。那时有安徽工学院,安徽医学院,安徽农学院,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要说老牌本科只有这些了,其他的都是专科,和中专学校了。安徽财经大学,也叫过安徽商学院的。当时是安徽财经学校,安徽工业大学是马鞍山钢铁学校,安徽理工大学是淮南煤炭专科学校安徽工程大学是芜湖电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有教学与科研人员1572人,其中教授551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4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2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4人,教育部“”3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39人。
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4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50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国家重大科技设施: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安徽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能量转换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星系宇宙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肥分中心、中国科学院吴文俊数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结构分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热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太阳能光热综合利用研究示范中心、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班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有教职工3783人,专任教师数2269人,其中正高416人,副高885人;具有博士学位1410人,硕士学位66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特聘与讲座教授12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同时,外聘担任学校教授的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120余人。
国家级特色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车辆工程、资源勘查 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材料)、物联网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截至2018年1月,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种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专业领域25个。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外交部选拔录用公务员定点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文明校园、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高校;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教育科研区核心成员单位;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
安徽医科大学为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An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师大(AHNU),位于长江流域区域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安徽省芜湖市,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与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立安徽大学一脉相承。
安师大是省部共建的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接受公费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高校、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学校具有副教授自审权和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安徽理工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国家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安徽省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
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由淮南煤矿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原合肥矿业学院主体系科及部分基础课师资回迁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在中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是安徽省重点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具有招收海外留学生的资格,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是国家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
安徽建筑大学(Anhui Jianzhu University)简称安建大。其前身为安徽建筑工程学校,始建于1958年。学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高等学校。郭沫若先生曾为学校亲题校名,享有"皖江建筑人才摇篮"的美誉。
安建大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全国建筑类高校就业联盟(ACEA)成员,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中国千年古建流派之一"徽派建筑"研究与传承的主要高校。
安徽财经大学(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安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的多科性财经大学。学校于1959年5月始建于安徽省合肥市,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安徽省蚌埠市。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建高校。2012年获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2014年入选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安徽工程大学(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
学校办学始于1935年由西班牙天主教耶稣会创设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先后经历芜湖电机制造学校(原属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合肥工业大学教学点、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1996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淮南师范学院(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隶属于安徽省人民政府,是一所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农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原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淮南师范学院。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成绩,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开始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坐落于国家重要能源城安徽省淮南市。学校位于八公山下、淮河之滨,山水相映、风光秀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淮南市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学校、园林式单位。连续五届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截止2016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1216亩,建筑总面积48万平方米,拥有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2亿元;馆藏各类图书170万册。拥有22个配套齐全的各类实验室,10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130多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安庆师范大学,坐落在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安徽之源”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是皖西南地区唯一的省属师范大学。
1897年,清代安徽办学规模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省学“敬敷书院”移建于学校菱湖校区内,揭开了百年育人的序幕。1901年,敬敷书院与求是学堂合并成立安徽大学堂,后更名为安徽高等学堂。1902年,改为安徽大学堂。其后这里先后为安徽武备学堂、安徽陆军学堂、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
老一辈的那些人来说,排名应该是
第一档:中科大 安医大
第二档:安徽大学 安师大 合工大 蚌埠医学院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
第三档:安理工、安工业、皖南医学院
第四档:安工程、合肥学院,其他二本、大专
老一辈人认为,中科大和安医大是省内最好的两所高校,甚至还有人认为安医大比中科大还更好,如果哪家孩子去了安医大学医,全家都会很高兴,毕竟中科大大部分专业和安医临床医学都是省内很好就业的。
安徽省大学排名Top10
“2022安徽省大学录取难易度排名”的对象是中国46所本科级院校。上榜的40多所院校中,985/211院校共3所,双一流院校共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安徽省唯一的985大学,连续五年稳坐安徽省大学排行榜冠军宝座,全国排名也是名列前茅,均在5-6名。
第二名合肥工业大学,近年来在全国的录取难度正在逐年上升,2018年排名103,五年总共上升了11名。与合工大不相上下的安徽大学夺得季军,全国排名相对稳定。
其余进入十强的院校中,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这两所师范类院校近五年来的录取难度在逐年上升,全国排名分别上升了42名、25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录取难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安徽财大下降尤为明显,共下降了61名。
前五名大学介绍
NO.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当中国科技大学从北京搬迁时,河南、湖北和江西省都拒绝了,但安徽接受了,并为中国科技大学的今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中国科技大学也引领了安徽的科学和教育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重点共建。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王牌专业: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地球化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等。
NO.2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的另一所老牌重点大学,也是一所非常著名的重点大学,就是合肥工业大学,它是一所211重点大学,是一所工程实力非常强的重点大学,在中国仍然是非常著名的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设计等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属于国家重点领域。
合肥工业大学,主校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5年,1958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历经与安徽工学院、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合并重组,先后隶属高教部、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教育部管辖。
王牌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车辆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筑学等。
NO.3 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简称“安大”,是安徽省的另一所211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尽管它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略显逊色。
很多人都知道,安徽大学的中文课程非常好,在全国还是有点名气的,其他专业如物理和化学也在世界ESI排名的前1%之内,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
安徽大学,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1928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几经易址,于1956年迁建合肥;数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
王牌专业: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NO.4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办学历史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的上海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东南医学院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85年更名安徽医科大学 。
王牌专业:生物技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公共事业管理等。
NO.5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
王牌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运动训练、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等。
这所大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安徽当地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学校的学科实力比较强,师范类学科是优势,毕业生就业还是比较吃香的,想要报考师范大学的考生可以了解一下。
老牌本科院校主要看怎么理解,有的人追述学校成立的时间,由于官方也没有定论,所以怎么理解都行,主要看是否有道理。
我认为的老牌本科院校,是高校扩招之前就已经是本科院校就可以算老牌本科院校了,不是近期升格的,现在安徽省内的大多数一本院校都可以算老牌本科院校,科大,合工大,安大,安农大,安医大,安中医,安师大,安建大,安工程,安财大,安庆师大,阜阳师大,蚌埠医学院,淮北师大、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
像合肥学院这样的后起之秀,虽然近年发展很快,但不能算老牌本科院校。
学生报考学校,学校历史是一方面,但这不应该作为志愿填报的主要原因,成立早不代表发展就好。很多老牌学校发展缓慢,学校排名一路下滑,安财大多年的财经高校,很多老师支援去了南京财大和南京审计大学,如今这2所高校的排名都超过了安徽财经大学,省内的分数也高出安财大一大截。安师大也面临同样原因,所以这2所高校都积极在合肥设立新校区,安师大今年合肥校区已经招生了,安徽财经大学也在积极合并合肥的一些高职院校。
老牌学校也罢,新兴学校也罢,除了三所211学校,其他学校说句难听的只能是菜鸡互啄。主要看专业,比如你在建大学会计,在师范院校学市场营销,在财大读计算机,在医学院学行政管理都不是好的选择。
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安徽本科高校众多,拥有46所本科院校。不过很多高校与国立安徽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就是根正苗红继承者,如今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很多地市都拥有一所高校:地级市+学院,例如宿州学院、滁州学院、巢湖学院……还有很多师范大学,如淮北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这些高校都是在安徽师范大学分布在各地的教学点发展起来的。
由此看来,安徽师范大学对于安徽省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
当然,知名度最高的是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985工程)、合肥工业大学(211工程)、安徽大学(211工程)等三所大学,在不同分领域或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
安徽省属高校基本上全军覆没,就连安徽大学在内的高校,在学科评估中没有一所高校学科评估获得A,就连获得B的高校都寥寥无几,当然也和安徽高等教育的投入较少也有关。但是相比于江西多所省属高校学科评估获得A+,安徽高校真的黯然失色!!!
安徽有很多高校改名成功的大学,都是一些老牌的本科,但是也有很多高校并没有改名,例如蚌埠医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皖南医学院,这些学校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对于省内二本考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地区,省会城市合肥,安徽省有不少好的大学。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985院校,其实力在安徽省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该校每年的科研成果也非常显著。此外还有2所211(非985)院校,分别是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工大实力强于安徽大学,两所院校在各自的领域都有自己的特色。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校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
2、合肥工业大学:学校创建于1945年,1958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3、安徽大学:学校起源于1928年4月,前身为当时省会安庆市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
4、安徽师范大学:前身为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迁至芜湖,1972年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
5、安徽医科大学:学校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的上海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迁至安徽省,1952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6、安徽农业大学: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市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54年独立设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
7、安徽工业大学:学校始于1958年创建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2000年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安徽工业大学。
8、安徽理工大学:学校创建于1945年,时名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7年,迁址淮南。1955年,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81年,学校更名为淮南矿业学院。1997年,学校更名为淮南工业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9、安徽财经大学:学校于1959年5月始建于安徽省合肥市,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安徽省蚌埠市。2004年5月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
10、安徽工程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始于1935年创设的安徽私立内思高级工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11、安庆师范大学:始建于1897年的敬敷书院,于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这个学校是安徽省大学建校历史最悠久的吧。
其实想想省内上大学也蛮好的
不过填志愿的时候一所省内大学都没有填,败笔~
安徽三个重点大学在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其次还有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另外合肥学院近年来发展飞速
颇受合肥市政府重视
合肥外的学校
蚌埠医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皖南医学院
在省内也都是有口碑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说明,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www.xiezha.com/question/646987140320932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