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中国遭遇百度AI模型适配难题
简讯引发关注
昨晚,一条简短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苹果为中国用户调整百度人工智能模型时遭遇障碍”。随后,详细的报道陆续出炉,揭示了这一问题的具体情况。
百度模型表现不佳
苹果计划通过接入大模型厂商的定制化API来提升iPhone 16的AI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苹果选择与ChatGPT合作;而在中国,则选择了百度的文心大模型。然而,苹果的工程师发现,在训练文心大模型以适应用户指令方面遇到了重大困难。据The Information采访的内部人员透露,该模型在理解和准确响应用户请求方面表现不佳。
苹果的焦虑与期望
苹果原本寄希望于通过强大的AI功能来推动新款手机的销售,因此对这一问题感到非常焦虑。习惯了与ChatGPT合作的苹果工程师们,没有预料到其他大模型厂商可能不具备同样的优势。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也对苹果的市场策略构成了挑战。
百度合作深度不足
从报道的细节来看,百度在合作深度的预估上存在明显不足。例如,苹果希望iPhone用户在询问AI推荐餐厅时,能够基于用户在这台设备上的使用数据进行推荐。然而,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只能依赖用户的对话历史来提供答案,这远远无法满足苹果的需求。因此,苹果不断催促百度加快对iOS的定制开发。
国内市场的特殊性
由于国行iPhone的AI功能必须与国内的大模型厂商合作,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卖方市场。苹果不得不支付费用以获得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授权,并承担新的训练和微调成本。而在海外市场,尽管ChatGPT已经在苹果产品线上预装并设定了10亿活跃用户的年度目标,但苹果并未向OpenAI支付费用,双方的合作更像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隐私权限争议
此外,百度希望保存并分析用户在iPhone上使用AI后的数据,但苹果自带的隐私权限设置不允许这样做。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进一步加剧了合作的复杂性。
苹果的困境
综上所述,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虽然支付了费用,但获得的百度文心大模型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困境不仅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也给苹果带来了额外的压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是苹果未来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说明,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www.xiezha.com/question/51724dcd96244e569ede3e8411e0eb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