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问答中心> 春节申遗成功,“实践”是关键词> 正文

春节申遗成功,“实践”是关键词

春节申遗成功:世界认可中国年 春节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2025年蛇年,我国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
  • 2024-12-07
  • 101

春节申遗成功:世界认可中国年

春节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春节申遗成功,“实践”是关键词

2025年蛇年,我国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的国际影响力

春节申遗成功,不仅让中国人倍感振奋,也让春节这一传统节日获得了世界性的肯定。春节所蕴含的中国式情感和文化,正逐渐走向全球。目前,全球已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2023年12月春节还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表明,春节的节日仪典和文化内涵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春节的中国基因

此次申遗成功的项目副标题为“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实践”是其中的关键词。评审词中提到:“春节前后,人们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辞旧迎新,祈福纳祥,欢庆家庭团圆,促进社区和睦……该遗产项目为中国民众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这不仅明确了春节的起源,也突显了其中的中国基因,有助于世界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春节的文化综合体

春节不仅仅是一个特殊日期,而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在实践中塑造的文化综合体。通过各种仪式、习俗和文化创作,春节被赋予了独特的魅力,展现了独特的生活哲学与心理结构。例如,年集、春联、贴福、守岁、舞狮、年夜饭、拜年问候等,都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出的春节习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如北方吃饺子、南方做年糕,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等。

春节的现代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如今,“春运”“看春晚”“长假旅游”等现代元素已成为春节的一部分。尽管形式多变,但春节的核心文化内核始终不变——对团圆的期盼、对安宁的向往以及家国情怀的共振。这些共同的情感,通过节日氛围的渲染,被所有人深刻感知。

法定假期的变化

上个月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除夕被再度纳入法定假期。这一修改使除夕正式成为假日,体现了对春节意蕴和朴素情感的尊重。更多的假期让人们对春节的庆祝更加从容,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和参与春节的各项“实践”。

传承与保护

春节申遗成功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提醒。全社会应当明确共识,采取行动,传承传统节庆文化、强化民俗保护、丰富文化活动,让春节这一独特的中国创造能够历久弥新地流传下去。

Copyright © 2010-2025YangTaTa 简约CMS社区版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1007044号-13

鄂公网安备 420683020003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