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女子生下重度脑瘫儿,丈夫狠心离开,29年后儿子竟考上哈佛

亨克的孤独
2023-11-09 21:52300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亨克的孤独

编辑|亨克的孤独

湖北女子邹翃燕十月怀胎,辛辛苦苦把孩子生下来时,却被医生告知这个孩子是个重度脑瘫。

一瞬间的邹翃燕如同自己的天都塌了,丈夫也因为这个脑瘫儿子的原因,选择了离开。

但是在经过了29年后,这个曾经被认为可能永远痴呆的孩子,竟然考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哈弗大学。

邹翃燕是如何培养这个孩子的呢?这中间又经历了多少艰难?

多年艰辛

“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如果这个孩子是真傻,我活一天养一天,我活不了了,我就带他走。如果他不傻,我无论如何也要让他学一项技能,让我离开后他能自己照顾自己。”

这是邹翃燕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身为一个母亲,想的都是在自己死后孩子应该怎么活,这是身为一个母亲的本能。

在接受采访时,邹翃燕一脸平静的回答着记者的问题,多年的艰辛,寥寥的数语中显得微不足道。

可是只有邹翃燕自己知道,那是一段十分艰苦的时光。

在丈夫和自己离婚的情况下,只身一人将患有脑瘫的儿子培养成了哈佛的高材生。

欣喜后的巨大打击

1963年,邹翃燕出生在辽宁大连,家里的条件一般,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一直很好,也考上了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

在大学中邹翃燕认识了自己的丈夫,两人迅速陷入爱河,并在毕业后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很快,邹翃燕就怀孕了,第一次当母亲的邹翃燕非常高兴,丈夫也是欣喜不已。

邹翃燕每天都会给孩子听歌,念诗,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这个孩子身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怀胎十月,终于到了邹翃燕生产的时候,一家人焦急地等在手术房外,一段时间后,邹翃燕虽然被推出来了,但是却不见孩子的踪影。

丈夫感到诧异,此时的医生也正好走了过来,并把他叫了出去。

等到丈夫回来后,他愁容满面,半分不见刚刚生下孩子的喜爱,一直都在唉声叹气。

生下孩子后的三四天里,邹翃燕一直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于是便问起了丈夫,为什么我还不能看我的孩子。

丈夫只能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邹翃燕。

孩子是顺产生下的,但是因为医疗事故,刚刚生下的孩子产生了窒息,全身都呈现紫色。

缺氧导致了孩子脑部受到了损伤,被确诊了重度脑瘫,为了维持他的生命,他的鼻子里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

邹翃燕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刚刚生下孩子的她本就身体虚弱,每天又都在伤心中度过,导致了她也发了烧。

丈夫在病床前对她说:“我们别要这个孩子了,我们还年轻,还可以再生一个。”

邹翃燕震惊的望着他:“这可是你的亲生血肉,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即使再难,也不能扔下你自己的孩子啊。”

但是丈夫却觉得这样一个脑瘫的儿子,带着也只能是累赘。

于是他们爆发了自从认识以来最大的一次争吵,他们谁也不让这谁,最后以丈夫的摔门而出而收尾。

邹翃燕望着丈夫离去的背影,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邹翃燕来到了儿子的病房里,看着在病床上的小家伙,他有呼吸有心跳,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她小心翼翼的将儿子抱了起来,并对着他说道:“儿子,我是妈妈呀,我以前为你唱歌,读书,你能听到妈妈说话吗?”

然而怀里的小家伙却是没有一点回应,看着在襁褓中的儿子,邹翃燕压抑着的感情再次化为眼泪流了出出来。

身为母亲的坚持

她慢慢的将儿子放回在病床上,就在她刚刚转身走了一两步时,却突然听到了一声轻微的哼唧声,声音很小,但是却被邹翃燕敏锐的捕捉到了。

她急忙返回到病床前,看到孩子微张的小手动了一下,邹翃燕激动地叫来了医生。

医生也十分震惊:“好啊好啊,孩子有救了!”邹翃燕挂满泪水的脸上露出了她生产后的第一次笑容。

过了一段时间后,邹翃燕便把孩子带回了家里治疗。

身为语文老师的她,深知文字对于孩子启蒙的重要性,于是邹翃燕一有时间便会和儿子絮絮叨叨的讲话。

她给儿子起名叫“丁丁”,“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一个名字里包含着母亲对他的期盼,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发出一点声音。

在丁丁三个月大的时候,为了教丁丁辨认颜色,她在房间里挂满了各种颜色的气球,并教着丁丁怎样区分颜色。

当有一次她问起丁丁“红色是什么颜色呀?”

由于当时的丁丁年龄太小,脖子还没有力气支撑脑袋,便只能转着眼睛寻找,最后定住在红色的气球那里。

邹翃燕明白了,丁丁是可以听懂自己说话的,她的心里又惊又喜,看到了儿子康复的希望。

但是到了丁丁六个月的时候,脑瘫的症状变得越来越明显,他开始流口水,四肢不协调,不会坐着,也不会爬。

一岁半的时候,同龄的孩子已经可以走路了,但是丁丁却依然还是站不住,到了两岁多的时候,也仅仅是学会了蹲着。

邹翃燕立马带着丁丁前往了医院进行检查,最后医生说丁丁是“左偏瘫”,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按摩。

而按摩康复的最佳时间就是孩子3-6岁的时间。

邹翃燕不敢耽误,从医院出来后,她便找到了给丁丁按摩的地方,此后每隔两天,邹翃燕便要带着丁丁来一次。

做一次按摩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一次5元钱,而当时的邹翃燕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百多块钱,加上日常开销根本不够花。

丈夫在家从来不管邹翃燕做了什么,丈夫也不在意这个孩子一切,自然不愿意给孩子掏钱。

于是邹翃燕便只能自己打工给孩子治疗,最难的时候一天要打三份工,即使这样,邹翃燕依然坚持下来了。

在丁丁不用按摩的时间里,邹翃燕便教着丁丁做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训练,比如何拿筷子,如何握笔。

甚至在着急的时候会对着丁丁动手,俗话说:“打在身上,痛在心里。”邹翃燕自己何尝不心疼呢。

但是为了丁丁的未来,自己只能当一次狠心的妈妈了。

在邹翃燕的努力下,她终于获得了回报,丁丁五岁的时候,他学会蹦了,他高兴的跑向自己的母亲,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可能,在别人看来,“蹦”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患有偏瘫的丁丁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丁丁马上就要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为了不让丁丁与班上的其他小孩拉开差距,便开始教丁丁认字。

她给丁丁买了一本字典,教给他如何查字典,并告诉他:“这就是你的老师,有什么不认识的字就可以问他。”

到了丁丁七岁的时候,邹翃燕把他送去了小学。

由于之前邹翃燕的悉心指导,在丁丁上了小学以后,认识的字比其他的学生要多很多,因此在学习上丁丁也不会感觉很困难。

直到1998年,在丁丁10岁这年,丈夫给邹翃燕留下了一份离婚协议书便离开了家。

丈夫的离开使邹翃燕十分难过,但是当他看到丁丁 ,便重新振作了起来。

离婚后邹翃燕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艰难,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着儿子的生活起居,忙碌的她基本就没有走的时候,每天都是在跑。

付出的努力终有回报

就这样在邹翃燕的呵护下,丁丁从重点初中走到重点高中,成为了班上的优等生。

最后丁丁在高考的时候,以660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邹翃燕流下了激动地眼泪,这些年的努力终于看到回报了。

大学毕业后,丁丁在其导师的建议下,硕博连读,最后在2015年获得了北大的博士学位。

毕业后的丁丁已经可以参加工作了,丁丁学的是法律专业,所以毕业后他就担任了一家企业的法律顾问。

一年后邹翃燕建议儿子可以争取一下哈佛大学的名额,丁丁本来是不自信的,但是在邹翃燕的鼓励下同意了。

最后因为丁丁在校期间的优秀成绩,成功被哈佛大学录取。

总结

邹翃燕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爱可以创造奇迹。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哪怕只有一丝的的希望,也不能放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我们向天下所有的母亲致敬。

您需要 登录 并 绑定手机 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相关评论(0)